“我就只盼望著早點離開,好減輕你的負擔了。”
“阿宇他還總是那麼不知道感恩,也是很讓你頭疼吧。”
成方國走到衛霞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有些生氣。
“想減輕負擔那就應該盼康復,盼出院,別說一些淨是觸黴頭的話。”
衛霞聽著這番話眼眶溼潤了幾分,嘴角的笑意方稍顯輕鬆了些。
“大哥,作為一位人名教師,你的措辭欠妥當啊。”
成方國聽了衛霞的話也跟著笑起來,無奈搖了搖頭,伸出手指向果籃:
“吃不吃蘋果?我幫你削一個。”
“成,削一個吧。”
【便利店】
中午這段時間便利店來來往往很多學生,買一些文具或是其他,但主要買午餐居多。
想來這些應該也都是高三的人才是。
要說從何處觀察得出的結論,應該就是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感覺吧。
和其他年級的學生不一樣,他們身上有一種緊迫的使命感,即將要去完成什麼似的。
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像都是,揹著琵琶行或是蜀道難,攜著紙筆,隨時隨地都可以趴在自己腿上算一道題目。
這可能是枯燥的高三,但這是最充實也最真切的歲月。
他們在衡量著最近或是最遠的距離,然後帶著自己得出的結論堅定向前。
在便利店做兼職的這些日子以來,江絮晚度過春夏秋冬,看著學生們從秋裝到夏裝,也見識到了許許多多的情緒。
人情冷暖,這些都是極具戲劇性的東西。
“叮鈴鈴”
人體感應器感應到有人走進來,正在收銀臺前背單詞的江絮晚聞聲抬起頭。
如若當時她不抬頭,她絕不會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與世態炎涼最貼切的一面。
那是一個留著短髮的女生,她走路不像江絮晚走路那樣喜歡抬著下巴,那種似乎對一切都極致反感的模樣,她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