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剝削好萊塢1980> 第四百七十一章 糖衣陷阱和敲門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一章 糖衣陷阱和敲門磚 (1 / 3)

佩羅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從海軍退役以後,在ibm從事推銷員工作,馬上創了年度銷售記錄。在ibm沒有采納他搞電子儲存來取代傳統的紙質檔案的建議以後,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叫做電子資料系統的公司,拿到了政府承包儲存醫療保險記錄的業務。

這讓他成功的致富,後來被「財富」雜誌譽為成為億萬富翁速度最快的人。

這個人做事情完全不像一個傳統的阿美利加富豪,在公司內部用海軍的辦法來管理,推崇榮譽和記錄。最為人所知的是,在波斯革命的時候,組織了一支私人武裝進入德黑蘭,救出了陷在那裡的公司員工。

佩羅還找到了著名家,肯·福萊特,以此為基礎寫了一部「鷹翼飛翔」,成為暢銷書。並且在198年被拍成了電視電影,有兩千多萬觀眾看過。

聲名大噪以後,他的公司也被通用汽車以二十五億的價格收購,到了今年,他的個人財富被估值為三十億美元。

所以,佩羅才有底氣說出,支援他的選民捐款不要超過五美元,從而反對兩黨那種靠著給pac的大額捐款來執行的選舉制度。而且他還盡顯商人本色,能上免費的脫口秀,就不打廣告。

拉里·金,芭芭拉·沃特斯等比較嚴肅的脫口秀主持人的節目,他都上過,還宣揚了自己的理念,收穫了一大批在郊區的理性象黨人,和在都市裡面認同老羅納德理念的驢黨人的支援。

「這是個發現和利用民眾看法的高手……」

羅納德花了一些時間觀看這位佩羅的脫口秀節目,作出了了這個結論。

他知道說什麼是民眾喜歡聽的,也知道那些原來不願意投票的民眾,到底是因為什麼對這個國家感到失望的。所以他的主張都非常受那種人的歡迎。

比如,他主張富人應該比普通人花費更多來消除預算赤字,雖然他自己是個富人,但是比草根出身的阿肯色州州長在窮人那裡還要受歡迎。

比如他把自己包裝成為一個商業高手,雖然他的生意,其實是靠著在海軍的人脈和政府關係,做的那種政府外包的生意。並沒有在自由競爭下贏過競爭對手的表現。

而現在的電影觀眾,是否他們的觀念也和之前有了比較大的轉變呢?羅納德想起他在飛機上夢到的那個電影,拿起電話打給了理查德。

……

「噢?他們還質疑你的客戶在觀眾中的號召力?」

「不,我現在不是他的經紀人了,我是以c\/製作公司的製片人的身份來和你談的。」

聽到了羅納德相再次和湯姆·克魯斯合作的訊息,他的前經紀人,現在的合作伙伴葆拉·瓦格納激動萬分,直接以最快速度上門拜見。見到了羅納德就先道歉,自己透過老公尼西塔,在克魯斯的經紀人之前就截和,不怎麼合規矩的上門直接談。

現在湯姆·克魯斯和雪莉·蘭辛的合作,已經談妥,雙方會結成緊密的聯盟。蘭辛給予湯姆·克魯斯超過常規的分成合作的機會,而克魯斯則奉獻一些投資回報率不怎麼高,但是保證盈利的專案。

這種合作,憑藉的就是湯姆·克魯斯對影迷的超級吸引力。這可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拼的,是經過cinemare這一好萊塢最權威的觀眾口碑調查公司認證的,好萊塢唯一一個可以把不好的觀眾口碑,以一己之力拉抬升級的超級明星。

一般來說cinemare的評級,就能粗看出電影的總票房,會是首週末票房的幾倍,這個倍乘指數,在絕大多數的電影裡都是正確的。少數的幾個例外裡,就有湯姆·克魯斯和伊麗莎白·蘇合演的「雞尾酒」。

這個觀眾口碑很不好的電影,卻獲得了比口碑評級高兩個檔次的票房乘數。這

總不可能是伊麗莎白·蘇帶來的?由此,製片人對湯姆·克魯斯就高看一眼,因為有了他,就有了雙重保險。

有這樣的能力,還被人懷疑是不是能夠獲得應得的票房,按理說雪莉·蘭辛不是這樣愚蠢的人啊?她現在迫切需要一個超級明星帶來賣座的專案,來給她的新職務建立信心。沒聽說這樣的老手,會蠢到在專案成交之前先殺價搞壞合作的……

「這是來自於派拉蒙內部的其他壓力……」葆拉·瓦格納對羅納德沒有保留,把現在派拉蒙內部的形勢講解了一番。

現在雪莉·蘭辛已經成為了負責製作的副總裁,她現在是處在大製片廠換ceo的必經階段,一個大約六個月的交接期。製片廠業務不像其他的商業,很多專案是需要負責人看著一直到完的,否則中途接手的人很可能因為搞不清楚狀況(或者故意的),弄砸了專案。

雖然這樣讓前任臉上不好看的事情,對新任來說是一個好訊息,但是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可不是……所以一般會有六個月的交接期,讓老人把應該做的專案做完,然後就可以讓新任來毫無負擔的前進。

但是雪莉·蘭辛辦砸了一件事情。她還沒有上任,就讓自己獨立製作的「校園風雲chooltie」提前上映,試圖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前獲得一些額外的票房,這樣就能為自己建立更大的權威。

雪莉·蘭辛本來以為這種青少年向的電影,會像當年的約翰·休斯的青少年電影那樣,火的一塌糊塗,又叫好又叫座。同樣是青少年的題材,同樣是沒有劇烈的戲劇衝突,但是有那種對青少年的反思和成人以後的展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