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
開篇是一首古詩,出自金朝元好問的《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說的是,古往今來北邙山下的道路,黃塵滾滾不知老盡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永無盡頭,心中的苦痛能和誰說,放眼把空中的歸雁遠送。
那舉世顯赫的功名有什麼用?過去實在是錯怪了天公,放聲高唱一曲飲盡千杯酒,身為男子漢,關鍵在於言行的正確性,而不是以困厄與顯達來論定成敗。
文亮喃喃道:“這首詩是給二郎神的嗎?”
文言達解讀道:“或許,《楊戩傳》寫的是這個天庭剛正不阿的司法天神的另一面。”
公眾對二郎神的固有印象是,外表特殊的三眼少年神,容貌俊秀、身佩三尖兩刃刀,更有神犬、神鷹追隨其身、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不僅神威顯赫、善獵能戰,而且正直仁義、為民除害、顯聖護民。
那,要另類解讀,從哪裡切入呢?
兩爺孫帶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繼續往下看。
【楊戩的手,在觸上沉香咽喉時堪堪停住。
幾千年戰鬥的本能,讓他重傷之餘,仍覓到了沉香這個致命的破綻。
可那又如何呢?一切都到了該結束的時候,完勝的只能是這個孩子,雖然,這孩子離自己的期望,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
很快第一章看完了。
故事脈絡漸漸清晰,並非是以《西遊記》、《封神演義》為藍本來進行同人創作,而是以華夏神話故事《寶蓮燈》。
這要怎麼去寫呢?
《寶蓮燈》中對楊戩描寫並不多,兩次出場都是在秉公執法,一是將妹妹壓在華山下,二是阻攔外甥救母。
而云峰寫的第一章,就是在講述楊戩與沉香大戰輸了之後的慘狀。
不過,從楊戩的內心獨白和哮天犬的旁白來看,似有隱情。
“有點意思!”
文亮和文言達不約而同地的開口。
隨即,互看一眼,皆是笑了。
雲峰還是那個雲峰,第一章的效果很好,讓讀者對下面的劇情產生了好奇,心裡都在期待這部《楊戩傳》接下來將會如何發展。
【梅山兄弟厭惡的表情,沉香宛如噴出火來的眸子,孫悟空興災樂禍的口吻,豬八戒冷嘲熱諷的聲音……還有,三妹那不言自明的排斥與憎恨。
一切一切,走馬燈般地在噩夢中翻騰著,楊戩的身子劇烈地震顫著,汗水又一次浸透了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