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頭,後面五個十萬塊錢的打賞立馬跟上。
然而。
這只是開始,後面還有無數大大小小金額的打賞。
即便是早已習慣了的讀者,當看到各種廣播持續了數分鐘才結束,也不禁為之驚歎。
短暫的熱場完畢,接下來是糾結的二選一,是先看《全職高手》,還是《楊戩傳》?
大部分讀者選擇了後者。
很簡單,因為《全職高手》標註的是【長篇】,《楊戩傳》標註的是【短篇】,長篇意味著字數在百萬以上,追完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而短篇大概是在十五萬字左右,追完就只需要一週左右。
長篇先養養,短篇可先看。
文亮就是這樣去想的,也是這麼跟自己的爺爺說的:“爺爺,聽我的準沒錯,雲神雖然每日兩萬的更新量,但因為是長篇,有水分在裡面,看的不夠爽,攢上一週看,更為舒服。”
文言達呵呵一笑,道:“好好,就聽乖孫你的,先看《楊戩傳》。”
這個剛剛過了七十大壽的華夏最早一代漫畫作家,成功被孫子培養成為了雲峰的漫畫迷和迷。
文亮把《楊戩傳》上冊遞給爺爺,自己則是在平板電腦上看。
他一邊操作,一邊問道:“爺爺,你說,這《楊戩傳》跟《悟空傳》有沒有關係?”
文言達笑道:“看這個書名,就知道是一個系列的。”
文亮吸了一口涼氣,道:“那風格不是偏黑暗和虐心了?”
文言達點點頭,想了一下,話鋒一轉,道:“也不一定,一個系列,是指內容或背景有關,風格可以是不同的。”
“哦。”文亮明白了,嘿嘿一笑,道:“雲神上次對孫大聖的解讀聽另類的,想必這次對二郎神的解讀也是如此。”
文言達沉吟道:“對已有的神話人物或人物進行二次創作本就不易,另類解讀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也是容易引起爭議的方法。”
公眾熟悉的神話人物或者人物,在讀者的印象裡早就形成了一個固有形象,想要打破這種固有形象去賦予一個新的形象非常難,且不討好。
“沒事。”文亮揚了養眉毛,不屑一顧的道:“上次雲神的《鏢人》、《悟空傳》,被那什麼武俠研究協會、西遊記文化研究協會一群人懟都沒在怕的。”
文言達娓娓而談:“文學作品不存在某種‘唯一正確的含義’、‘唯一正確的閱讀’,因為每個人對文學作品的感知力、理解力是不一樣的,會受自己生活範圍的影響,所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解讀,好的講不壞,一時可以講壞,但總有一天會恢復。”
聽到爺爺講起了大道理,文亮趕忙道:“爺爺,快看吧。”
小院裡,樹蔭下。
兩爺孫一左一右,一個拿書冊,一個拿平板電腦,低頭看了起來。
《楊戩傳》——神仙意味著長生,卻不意味著不死,單純的背後,往往是太過殘酷的真實,人,鬼,神,莫不如是。
簡介很短,沒有太多的資訊透露,甚至都沒有寫主角。
接著,點進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