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避免揠苗助長,林拓也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地化”,並仍舊只傳授一些“初級階段”的技術。
比如適合這個時代的“新式農具”、“化肥”、“規模化耕種模式”、“新式鋼鐵冶煉技術”、“活字印刷”等等。
一系列的,在當前社會水平,就可以掌握的技術流程。
而在這諸多技術中,刺激農業發展無疑是擺在第一位的。
根據他查閱的資料,工業變革的前提是農業變革,諸如歷史上“圈地運動”引發的一系列變化,手工業的發展……
最終才能衍化出“工廠”這種全新的事物。
而經過調研,大抵仍是源於沙箱衍化基於現實這個基礎,這片大陸上的許多動植物都與地球高度相似、重合。
這也方便了林拓進行技術搬運。
而隨著他開始分門別類講述這些涉及國計民生的知識。
不知不覺間,南山上無數學子看向林拓的目光再次有了變化。
尤其是其中的官員,更是神情激動,相比於在座的讀書人,他們才更加明白,林拓口中的那些技術,蘊藏著何等恐怖的力量。
“那是改天換地的力量。”年輕的國君輕聲自言自語。
……
……
“又開始了……不知道這次又會持續多久……”
“怕是一天都打不住,不是說了麼,這回要講的更多呢。”
“說起來,林聖這次講的是啥?”
“聽說,是在教滿朝文武種地、打鐵。”有訊息靈通者說道。
聞言,陶縣茶肆中一片靜默,隨後,一群人大搖其頭,笑道:“咋可能?聖人就教這個?”
“聖人就教這個。”
……
陶縣越來越熱鬧,然而陶縣聚集在茶肆中的民眾們,卻是越來越疑惑。
他們發覺,自己有些看不懂了。
越來越多的訊息表明,那位年輕的聖人似乎的確就是在教授這些,不只口授、筆錄,甚至還在書院那面巨大的牆壁上,畫起了所謂的“圖紙”。
可滿朝重臣,不僅不失望,反而是愈發來勁了。
而這第二堂課,也是格外的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