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有一星半點的可能,主角也不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氣。
於是,第一卷的劇情走勢就出來了。
我把陸銘扔進了一個“你不拼,就得死”的死局之中,力求養出主角胸中的這一股氣。
至於塑造如何,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再來說說缺點。
這本書的缺點其實是一目瞭然的。
第一:倒敘插敘的寫法,不可避免地會給大家帶來一些閱讀體驗上的混亂。
同時,由於前期未揭秘故事的因由,也會導致大家跟主角的思路對不上電波,覺得主角一些決策相當的智障。
——為什麼不跑?
嗯,我看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了。
不過這個是寫法上帶來的無法避免的爭議,我這邊也沒找到太好的處理辦法。
第二:配角描寫,心理描寫過多。
正如上文所講,大傢伙喜歡看主角,喜歡看主角裝逼大殺四方血流成河。
但這本書中,很多時候我都會把視線定在配角身上,這有些類似於群像文,但實際上這本書也不能完全說是群像文——我也沒辦法自己欺騙自己,在配角上水字數,然後跟大傢伙解釋說,這本書寫的是群像。
真不是群像,至少配不上群像這個標籤……
只是想把配角寫的稍稍生動一些,別搞出來個配角,然後大家看了幾句:哦,這人是這樣的。哦,那人是這樣的。
像個木偶。
我沒有能力讓路人甲乙丙丁都生動,都活靈活現。
但我確實想寫出幾個能讓大家記住的配角。
一個人,一個主角,很難帶起一個生動的書中世界,很難帶起一個混亂的國度和充斥著各種元素的江湖。
這需要很多很多,形象各異的配角。
也許主角很屌很牛逼,有系統,性格特點也突出。
但這不意味著一些配角,就只能當路邊的野花野草,連當個綠葉都不配。
其實我個人感覺,這第一卷中最讓我滿意的,是羽清這個配角的塑造。
寫他的時候,我確實是帶著笑的,羽清“辭職”的時候,我心裡也是有些情緒波動的。
他是個好兄弟,也是個好叔叔,好長輩。
他會袒護弱勢方的孩子,比如說他保陸銘,比如說,陸銘殺玉羅剎羽清的反應很過激。
第二讓我滿意的配角,其實是虎嘯營兩位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