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興沖沖地出去,然後又氣沖沖地回來,此時她坐在床上生悶氣,此時耷拉著臉,嘟嘟這嘴,也不理睬孟鳴。
孟鳴就問道:“娘子為何生氣,說出來,為夫給你排解一番。”
張妙娘好像氣有些順了,於是就把她見申希光的事說了一遍,又見她越說越來氣,孟鳴連忙打住了話題。
其實孟鳴已經聽明白了,但是他覺得這裡面有古怪,畢竟申希光太平靜了,太著急嫁了,嫁就嫁吧,還是嫁給方留壹這個殺夫仇人;
況且好似她已經知道了方留壹的惡行了,她這種做法容不得孟鳴不深思。
孟鳴思來想去,也考慮了許多可能性,但是他覺得申希光復仇的可能性最大。
於是他和張妙娘說了自己的看法,然後讓她卻盯梢,尤其是在她成婚的當天,要加倍用心盯緊她。
此時從方家逃離的申希光,此時呆坐在丈夫的墓前,她此時覺得大仇已報,但是已經是生無留戀了。
清冷寒澈的月光下,希光將留壹的首級放到墳前祭奠,眼裡已經流不出淚水了,她在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
她想到了和夫君初識的那段時光…..
還是豆蔻年華的自己,是孟光的粉絲,她希望成為象孟光那樣的人,慕孟光之為人,自名希光。
單提孟光也許大家一時想不起來,但說到“舉案齊眉”,說到“孟光接了梁鴻案”,就家喻戶曉了。
有一次外出,碰見了一個讀書人叫鄧長浩,這晚他滿腹心事悲秋感懷,把笛子吹奏得那樣哀音似訴,縈損柔腸。
這晚自己閒來無事,獨立樓頭,想不到居然被一曲笛聲深深地打動,少女情懷總是詩。
自己也渴望見一見那吹笛人的模樣,她把這一番心事在第二天悄悄地告訴了哥哥。
哥哥多方打聽,知道了那晚吹笛的是遊學而來的泗州人鄧長浩,哥哥知道妹妹的心思,便透過別人索取到鄧長浩的詩文,帶回給申希光看,申希光十分欣賞,表示願意嫁給此人。
於是是父 親申虔親自找到東華門,說明來意,就這樣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
轉眼又是盛夏來臨,萬物孳孕發育。
在這種情況下,最飄忽輕渺的戀愛,也不能不變成纏綿熱烈的深情。
本來就一個郎有心、一個妾有意,現在更叫周圍的景物烘得如痴似醉了,柔情似蜜,自己和夫君恩愛非凡。
就是在這樣的時候,鄧長浩決定帶自己回他的老家,臨行前申屠希光對從小和自己玩在一起,趕來送行的女伴說道“我還會回來的…”
此時的申希光沉浸在回憶中不能自拔了,她彷彿看見明月皎潔的春夜裡,夫君笑語吟吟地向自己走來,然後將她擁在懷裡…..
有道是“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都說“好夢由來易醒”,她看見夫君的身子正在飄走消散,任憑怎麼呼喊,怎麼拉扯,也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慢慢消散在月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