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僕從一聽,自是疑惑,想著戰事眼看著都要結束了,自家少主怎的反而要去避禍?
避什麼禍?
見著僕從疑惑,裴世矩就道:“若母親問起,就說河南兵事不順,周國不會善罷甘休,必然大舉增援,此戰一時半會不會結束!”
戰局的發展,正像裴世矩所料的那樣。
在河南戰場落入下風的周國,沒有偃旗息鼓,反是變本加厲的調兵遣將,順帶著也加強了對河東地界的攻勢。
據說宇文護起了三萬大軍,親自奔河東殺來!
一時間,河東大亂!
不過,當週國三萬兵馬踏足河東,攻伐大河沿線之際,裴世矩一家已是乘大舟於河上,準備前往洛州,投奔洛陽的親族了。
同行的,不光有族中親近叔侄,還有幾個時常往來的好友一家。
這些人一聽說周國晉公宇文護親自領兵攻打河東,不由後怕,再回想裴世矩料事於先,便皆生慶幸之念。
“還是裴君料事如神。”
“不錯,我等也是沾了光。”
“幸好當初聽了裴君一番分析,不過,你是如何想到的?”
裴世矩就道:“古時就有諸多例子,今亦同古,才能提前預料,只可惜到底是勢單力孤,獨善其身尚可,卻無法救助河東百姓,這般想來,這安穩為學的日子,是得結束了。”
有人是半途加入,不知裴世矩的論斷,就請教起來。
裴世矩就道:“周國之令出於宇文護,此人乃是權臣,專權於國內,名不正言不順,因大肆屠戮老臣、勳貴,在國中受了攻訐、威脅,這才妄動刀兵,要轉嫁矛盾於外,這般情況之下,若戰事順利也就罷了,無非是鞏固他的威名、權勢,偏偏戰事不順,對其人威望打擊甚大,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必然加碼攻伐!”
“原來如此,”詢問之人明白過來,“這就好比賭徒上桌一樣,只要沒贏,就想要一直賭,覺得還有回本、乃至大賺的希望,於是不斷扔籌碼進去,越打越大……”
裴世矩還待再說,忽有僕從自後艙中走出,說其母要拜河君,令裴世矩過去侍候。
“先告辭了。”
裴世矩對拜神不感興趣,但老母遷徙在外,需要心靈寄託,他如何能夠推辭,自是責無旁貸,於是與幾人告別之後,就前往船後。
這拜神的儀式倒也簡單,畢竟航於大河之上,本就是河君的地盤,加上出門在外,一切規矩從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