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昌豨簡單溝通了一陣後,張佑就以時候不早,還要趕路為由退了出來。
儘管張佑並不打算接受昌豨的建議,他還是從他的話語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厚丘多山賊。
這本不是什麼好事情,張佑卻聽得兩眼放光。
無他,這山賊,無論是自己練兵,還是充當兵源,都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在張佑的印象中,東海國境內似乎並沒有什麼聞名於後世的謀士亦或者武將。如此一來,自己也只能把精力放在練兵一事上了,雖說千軍易得,那也是要看什麼品種的,真正的精兵,也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以及戰爭洗禮的。
如今已經是公元一九九年,距離歷史中的衣帶詔時間也僅剩下一年的時間,儘管張佑並不清楚在自己的干預下,這個事件到底還會不會爆發,但是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官渡之戰遲早是會打響的。
想到官渡之戰,張佑心中突然產生一股緊迫感,畢竟這兩大勢力碰撞之後,無論是誰贏了,接下來小諸侯的日子都不會好過,真正能留給自己平穩發育的,也就中間這區區一年的時間罷了。
此時的曹操並非收服張繡,呂布他也沒能擒殺,即便是守在河內的眭固也並未攻破,無論是實力還是地盤,較之正史,差了太多。
小霸王孫策應該是沒有受到自己影響的,按正常程序來說,他會在這一年為東吳打下大塊版圖。
等到公元兩百年,孫策遇刺,孫權也會第一次以掌權人的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說起東吳,讓張佑想起了遠在巴郡的錦帆賊,經歷了張飛一事的張佑,迫切的想要收服一個大將,於是開口對著徐庶問道:“元直可還記得甘興霸一事?”
甘寧一事,徐庶自打來到張佑身邊,還未曾與他交代過,如今想到了,自然也是要好好詢問一番的。
徐庶答道:“說起那甘興霸,倒確實是有這麼一號人,那蘇飛與他也的確是好友,不過庶並未見到真人,財貨倒是留給了蘇飛轉呈,也與他說明了主公的來意。”
“如此就好。”甘寧畢竟遠在巴郡,能簡簡單單留個印象,就已經是個不錯的收穫了。
在漢末,史書中能與張飛比肩的人著實是不多的,還要加上自己有機會招攬的,似乎也只有甘寧這麼一個白身了。
“對了,我怎麼把他給忘了。”張佑一拍腦袋,終於又想起了一個人。
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常山趙子龍,趙雲。
按照史書記載,劉備是在投靠袁紹期間收服的趙雲,也就是官渡之戰剛剛開打那會。
只是劉備的歷史程序已經被張佑打亂,變得不可控起來。因此他並不能確定此刻的劉備是否提前前往冀州投靠了袁紹。
畢竟他已經不容於曹操,若說他已經北山,倒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備並沒有前往冀州,此刻的他依舊好生生地在汝南的陳家。
相較於兩個多月前的落魄,此刻的他終於又有了一些本錢。
如果張佑知道,劉備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又說服了兩個大山賊的投靠,空口白牙多了三千兵力,一定會仰天質問一句老天:“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主角?”
可惜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