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當縣長了,張佑也略微瞭解了一番漢末的官僚系統。
金字塔頂端的自然是皇帝劉協了,拋開死去的丞相董卓不提,往下文是三公,武則有大將軍。二者並列第二。
老實說,此時劉協本尊都被架空了,這些職位除了能帶來一些名聲以及俸祿外,似乎也並沒有大用。
說起來,即便是俸祿,如今都是由曹操發放的。
換言之,曹操手上掌握了劉協,名義上就掌握了所有官員的任免權。
當然,這個任免權對沒有實際權力的官職自然是頂用的,但像州牧這樣的實權官員,他也就只能起到一個名義上的作用罷了。
拿呂布來說,佔了徐州都城下邳,就自領徐州牧一職。問你曹操要官職,你給,那自然名正言順。你不給,只要你打不下我,我還是徐州實際上的統治者。
州牧的任命與否,無非也就起到一個名正言順的作用而已。
如今各地實際的最大掌權者就是州牧,無論是民生還是軍事都由其一把抓。州牧往下就是太守,太守再往下就是縣令。
縣令是被大漢朝直屬的最低一級的地方官。簡單來說,縣令就是最低階的國家級公務員。
當然,這並不代表縣令是最小的官,縣令手下還管著亭長,亭長手下也有鄉長。
想當年的大漢王朝創始人劉邦就是亭長出身。
當然,無論是州牧還是太守,亦或者縣令,都是有資格聘請一些有才識的人輔助自己辦公的。單論縣長一職,就能任免丞,尉,令史,獄史,官嗇夫,鄉嗇夫,遊徼,牢監,尉史,官佐,鄉佐以及亭長等眾多官職。
這些官職說白了也就是縣級的公務員,這些公務員對縣長負責,靠縣中的賦稅養活。
厚丘縣治所在厚鎮,建立於殷商時期,可謂是歷史悠久。而其本身相對富庶,人口也較為密集,較之其他縣,也略微有一些特殊之處,它並未設定鄉長一職,或者說是沒有了縣長和鄉長的中間官員,亭長。
既然沒了這個中間人,人畢竟往高處走,鄉長也順位成了亭長。因此,厚丘縣之下有三十六鄉,也就有了三十六個亭長。
厚丘縣隸屬東海郡治下,東海郡太守名為昌豨,又名昌霸,他與臧霸是同鄉,二人都是山賊出身,彼此之間也有不小的關聯。
臧霸已經投靠了呂布,如今呂布又成功打退了曹操,昌豨也樂意與呂布親近。如此一來,呂布派張佑去他的治下領個縣令的官職,他也樂得賣上這麼一份順水人情。
都說縣官不如現管,儘管有呂布這一層關係在,既然要在昌豨的手下做事,拜拜山頭也是應有之意。
而如今,張佑一行人,也終於第一次出現在了東海郡太守的府上。
昌豨的名氣不如同鄉臧霸來的大,不過此人軍事才能還是不俗的。拋開他反覆的性格缺陷不談,單說他能在張遼與夏侯淵二人的聯手攻勢下堅守一個多月的事蹟,就足以證明他的的確確是有兩把刷子的。
昌豨對張佑的到來很是熱情:“賢侄遠道而來,鄙人是個粗人,若有照顧不周的地方,還望海涵。”
單單從這半吊子的官話中,張佑就能夠看得出來,這昌豨的文化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