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束髮之年> 第一卷 束髮之年 第一百零一章 突發事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束髮之年 第一百零一章 突發事件 (1 / 2)

陳戒不經心的一問,卻讓呂國萍犯起了難,因為這個問題觸發了她骨子裡的兩種情緒,正常情況下這兩種情緒是不會對立的,但是因為陳戒的這個問題,呂國萍現在矛盾了。

正如呂國萍所說,這幾年的國際貿易已經不像前幾年那麼好做了。

呂國萍是從商貿代理轉型過來的,手上的貨源都是紡織品、陶瓷、茶葉這一類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這些商品的出口市場已經飽和,利潤也遠不如從前。

所以這兩年呂國萍的公司一直在謀求新的轉型機會,她覺得未來的出口市場會逐漸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方向轉變,便一直在尋找這方面的合作。

既然看準了方向,首先就要解決貨源的問題,呂國萍現在最看好電子產品的出口市場,而自有品牌的高科技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出口渠道,呂國萍暫進沒有什麼參與的辦法,但是OEM代工的廠商她還是有機會合作的,只要能在這個方向先站住腳,公司未來的成長就有希望。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洽談,呂國萍最近剛和幾家沒有進出口經驗的新興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而這個客戶正好是公司在電子產品領域剛剛談下來的一個關鍵客戶,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重要,那麼客戶的相關資訊自然是高度保密的,否則被自己的競爭對手瞭解了情況搞些陰謀陽謀的話,那公司的發展大計不就提前胎死腹中了?

但是陳戒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呂國萍對陳戒又向來溺愛有加,兒子感興趣,以呂國萍的作風自然是想告訴他的。

但是一旦把這件事情告訴陳戒,那不就形成了一個風險開口?

這個客戶以及這筆訂單的詳細情況公司也只有極個別高管知道,萬一告訴陳戒,客戶後期的合作出了問題,最後查來查去發現竟然是從陳戒這條線上走漏的訊息,就算陳戒沒有主觀惡意,但商場如戰場,誰又能知道競爭對手會搞出什麼小動作呢?

就像馬天來他爸連自己剛上高一的兒子都能派出來搞關係,呂國萍的競爭對手難道就不會了?

在其他人看來呂國萍可能有些小題大做,但呂國萍的成長經歷造就了她懷疑一切的性格,再加上她在商場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她知道資本在面對利潤的時候是如何的貪婪,如何的無所不用其極。

馬克思對資本的貪婪有過精闢闡述: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真正能對馬克思原話感同身受的往往不是無產階級,而是資本家本身。有時候,呂國萍自己都分不清楚,她究竟是在駕馭資本,還是在給資本當奴隸。

商場練就的謹慎讓呂國萍傾向守口如瓶,可如果不告訴陳戒,她的內心一樣也會覺得不安。

正因為她不相信人性,所以才越發看重和陳戒的母子親情,而這種看重也讓她變得盲目,變得感性。

她無法像陳國剛那樣從容地表達母愛,她之所以一直給予陳戒沒有原則的溺愛,就是害怕有一天陳戒跟她不親了,疏遠了,那她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就像現在一樣,她擔心這件事要是公事公辦的話,陳戒會跟她心生嫌隙,其實呂國萍應該知道陳戒的性格,他不會為了這麼一點小事就疏遠自己,但是盲目和不安讓呂國萍迷失了。

人一旦迷失,原本能看清楚的事情也就變得模糊了。陳戒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這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問卻給呂國萍帶來了如此之多的苦惱。

不過呂國萍終究是對公司發展抱有責任的,敵在暗,她在明,選擇保密帶來的安全相對於陳戒可能產生的嫌隙還是更加要緊,所以權衡利弊後,她對敵人的擔憂勝過了陳戒對她疏遠的擔憂,她最終選擇了沉默。

陳戒見母親諱莫如深,也就很知趣地沒有追問下去。

呂國萍覺得,她剛才的拒絕讓氣氛有些尷尬,便馬上轉移話題聊起了其它事情。當然。這只是她的個人感覺,陳戒是一點尷尬都沒感覺到的,他覺得老媽不說自然有不說的理由,很正常,所以依舊坦然。

其實呂國萍原本打算趁著陳戒過來和他好好聊一次後者以後的職業規劃。呂國萍以前的計劃是等陳戒完成學業後讓她來公司鍛鍊的,就算以後不做這個行業,但是至少可以先掌握一下公司運作的相關經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