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白城市群英薈萃,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家何止呂國萍一人,僅憑此一項,市政府肯定不會對她如此獎勵。
除了納稅大戶,呂國萍也一直是本市遵紀守法的道德模範。同時,她在履行社會責任上也一直是一馬當先,全市很多流浪人員安置點的建設、孤兒院的創辦甚至是白城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都能經常看到呂國萍的資金支援。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呂國萍天生就是左右逢源、長袖善舞,跟市領導的關係也一直不錯。交情越積越厚,終於去年,市政府送她一輛紅旗L9,算是對她為白城市這些年的健康發展所做貢獻的肯定和感謝。
這車看著確實豪華,車身上的漆面也一直保養得當,看上去像新的一樣,陳戒瞅了吳翰凡一眼,心說吳叔平時沒少在這輛車上下功夫。
相比之下,吳翰凡之前司職的車輛可就沒有如此上心了。陳戒明白,吳翰凡這麼喜歡肯定有原因,便問:“這就是那輛有錢也買不到的紅旗L9?”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根兒上了——有錢也買不到,這就是吳翰凡喜歡這輛車的根本原因,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只聽吳翰凡笑著回道:“是的,原來你知道啊。要不是這件事由市政府牽頭,其實這輛車光是以呂總的身份申請也有點費勁。物以稀為貴是一方面,開著趁手也是一個原因。”
對,和老闆的兒子以“你”想稱,豪門闊少的戲碼並未在陳戒身上發生。
不過,吳翰凡如此稱呼也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的。
兩人初次見面,陳戒還是初中生,其實直呼其名就好,但呂國萍這層關係畢竟在那兒,吳翰凡心裡總有顧慮,所以第一次見面,他不太敢直呼陳戒的名字。
那該稱呼什麼好呢?
叫陳總?吳翰凡覺得不合適,一是陳戒太小,二來他也不是公司裡的人,這麼叫不合適。
叫少爺?也不合適,自己畢竟是公司司機,不是呂國萍的私人管家,再說這都什麼年代了,已經不時興管僱主的兒子叫少爺了。
憋了半天,吳翰凡想出一個“少總”的稱呼。
在凡城低調多年的陳戒,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尷尬症都犯了,心說陳國剛管自己叫少爺就已經夠瞧了,你這兒又多出個少總……
而且陳國剛叫自己少爺那是開玩笑,往往都是反話,一般都是欲抑先揚的鋪墊。
一旦少爺二字出口,後面不是挖苦就是一番思想教育。所以時間久了,陳戒一聽陳國剛叫自己少爺,就知道後面沒好事。
但是吳翰凡這個少總叫得也太正式了點兒吧?!
陳戒給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平頭百姓,讓你這麼一叫搞得跟特權階級似的,未有其實先有其名,這要是被人打了土豪那得多冤枉?!
陳戒低調慣了,不喜歡這個稱呼,所以這個名頭他壓根不接受。
少總的稱呼剛一出口,陳戒就要求吳翰凡直呼自己名字,他覺得,就算你給我老媽打工,但我現在一沒職務,二是晚輩,你直接叫名兒就好,沒必要這麼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