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陳戒只是覺得馬天來不懂事,可當他看到這支鉛筆的慘狀時,他確定,馬天來就是故意在找自己麻煩,聯想到之前高格立說的,陳戒有理由相信,小報告的事八九不離十也是這個貨乾的。
雖然作案動機尚不清楚,但陳戒不是警察,沒必要把裡面的彎彎繞繞全搞明白,只要他看懂了這支筆傳遞的資訊,就夠了。
白眼狼!
陳戒一邊後悔一邊大呼草率,怎麼能把筆袋直接丟過去呢?!
一人有病,億人吃藥的時代,一個人,一件小事的訓練,就可以讓當事人對整個群體產生警惕。
防人之心不可無。陳戒不過十五歲,可這七個字卻在他的人生裡多次出現,反覆提醒。
傳統教育告訴陳戒要待人以誠,可現實的條件反射卻總逼著他緊閉心扉。
真矛盾!
陳戒對童話沒舉趣,寓言故事倒是經常看,他沒想到,千防萬防,今天還是當了回東郭先生。
助人為快樂之本,助紂卻是為虐之源。世界想要更美好,馬天來這種人不能慣。
“眼拙了。”陳戒悻悻道。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陳戒可不像東郭先生那般懦弱,幫你可以,可你要是不識好歹,我反手照樣可以治你!
善良被惡意消費,這種毛病不能慣,如果沒有反制措施,一旦悶氣生久了很容易憋出抑鬱症。
陳戒懂自愛,為了不把自己逼到這步田地,他需要反抗。
陳戒樂天知命倒也罷了,可他只有十五歲,還沒到無慾無求的境界,他的心氣還在,這件事要是討不來個說法,一旦開了口子,陳戒早晚都會變得憤世嫉俗,為了保護自己對待世界的那份善意,他也必須反抗!
和鄰居的書櫃事件不同,這件事情的惡劣性質明顯嚴重得多。陳戒算的不是經濟賬,他講的是居心。
書櫃事件是無心對無心,鄰居的動機並不針對陳戒一家,只是不懂為人處世,或者說,情商太低,所以才讓陳戒頭疼。而陳戒,也只是見招拆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不過後面的事態脫離控制,才讓他有些悶悶不樂。
而馬天來不一樣,這貨明顯早有預謀!他是在利用陳戒的善良打擊陳戒,是赤裸裸地用惡意消費善意,陳戒最痛恨者,莫過於此!
陳戒對馬天來,自問於心無愧,不論後者出於何種目的,如此作為實實卑鄙!這種情況,陳戒反制馬天來,不僅不會悶悶不樂,反倒覺得心安理得。
想到這裡,陳戒的戰士人格再次甦醒了。
決心有了,但做事情也得挑時候,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陳戒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考試完成,其餘的事情咱們秋後算賬!
道理誰都會說,能不能做到卻是另一回事,陳戒只有15歲,情緒控制還達不到爐火純青。
自己一片紅心被人潑糞,陳戒怎能不憋屈?!他越憋屈越生氣,越生氣思路越混亂,陳戒這會兒再看試題,大腦已經一片空白。
如果現在不是考場,陳戒真想站起來狠狠踹他一腳。擾亂考場秩序?這種罪名陳戒真無所謂,他只是不願影響其他同學考試,畢竟城門失火,還是不要殃及池魚的好。想到這裡,他只能嘗試著把憤怒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