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固然可以利用對歷史一定的瞭解,可以讓英國更多的獲利,可公民只會和大英帝國的巔峰時代相比,怎麼會理解現在的苦衷?
公民都是希望國家對外越強硬越好,可外交部的工作恰恰相反,總是被指責軟弱。事沒少做還不被理解,他怎麼會願意去?
但雖然是心裡不情願,他卻還是要去,因為他曾經聲言蘇聯不過如此。如果直接在外交領域被蘇聯玩的灰頭土臉,他之前的言論就成笑話了。
殺人者人必備殺之,沒事就鍵政,最終艾倫威爾遜也被從前自己的言論裝進去了。
“絕對不會有第三次了。”艾倫威爾遜奮筆疾書,制定加入的計劃,口中唸叨著不會在一個坑掉三次。
第一次其實是南斯拉夫的反鐵托者,被他救出來。
結果那些二戰本來註定要死的人,搖身一變成了倖存者,在北羅德西亞大開殺戒,也就是非洲內陸訊息容易封鎖,就連美國都沒有空關心,加上那些倖存者在巴爾幹就是做這個的,確實是專業,才驚險萬分的過去了。
換做是六十年代非洲已經淪為美蘇戰場的時候,這是絕對瞞不過去的。
既然內閣期望交易達成,賺一筆蘇聯人的錢,那麼艾倫威爾遜就玩的大一點。
把英屬馬來亞的錫礦和橡膠產業加入進去,要求蘇聯在這個問題上讓步。同時要咬死三百個發動機的第一批訂購數量,而且要全款付賬。
這樣就有的談,三百個發動機是底線,不然的話他寧可這筆買賣達不成。
“今天累壞了,讓姐姐陪我去註冊勘探公司。”帕梅拉蒙巴頓推門而入,一點都沒錯,兩人住在一起,住的是艾倫威爾遜的家。父母還在英屬印度花天酒地,姐姐已經結婚了,帕梅拉蒙巴頓總不能自己住,偌大的城市孤身一人怪可憐的。
至於威爾遜家族之前的鐵箱子,都已經被妥善保管起來,如果帕梅拉蒙巴頓真的親眼見到,說不定會聯想到這個男人第一次離開英屬印度的時候攜帶的大量鐵箱。現在鐵箱是沒看見,但是大量的印度書籍卻擺在書架上。
艾倫威爾遜放下筆,親了未婚妻一下表示辛苦了,隨後問道,“還算順利。”
“嗯,至少比一般人要快得多。”帕梅拉蒙巴頓邀功道,“我父親和貿易大臣的關係還好,雖然是工黨的,但父親的朋友並不侷限在保守黨當中。母親其實也認識,接觸的比父親還更多一點。所以這件事一天時間就辦完了。按照你說的,叫蒙巴頓勘探公司,經營業務是礦產和石油勘探工作。”
“這樣不是很好麼。”艾倫威爾遜不吝嗇的誇獎著,對公司的名字倒是沒有牴觸,總不能叫威爾遜勘探公司吧,他以後還要在公務員體系當中混呢。
妻子做生意這件事正常,而且蒙巴頓家族本來就家底豐厚,他一個公務員親自做生意可不行?我全都要聽著是霸氣,但在英國不能這麼直接。
“這是第一步,你之後可以聯絡一些貴族朋友,收一點象徵性的費用入股。”聽著帕梅拉蒙巴頓的話,艾倫威爾遜滿意的點頭指導道,“相信他們會同意的。”
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倫貴族,現在就靠他這個公務員來拯救了。
說起來還頗為的諷刺,但必須要這麼做,公務員群體和政客對抗終究是力不從心的,萬一碰到撒切爾夫人那種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政客,還真是件麻煩的事情。
女主人回來了,艾倫威爾遜就先放下工作,煩心事就也要說了,主要提及了自己升級成了副秘書長,已經算是中高層的公務員了,讓帕梅拉高興高興。
“可我看你剛剛好像不是很開心?”帕梅拉蒙巴頓同樣也來到廚房,和艾倫威爾遜一起忙活,問及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要和蘇聯人較量一下了。”艾倫威爾遜昂著頭,用信心滿滿的口吻說道。
雖然樣子是很令人鼓舞,但心裡一點底沒有也是真的,但他相信蘇聯比他還沒底。在發動機這件事上,應該是蘇聯求英國,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