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法則?”不僅僅是主持人,在廣播電臺旁邊等候旳觀眾們也喃喃自語。
艾倫威爾遜當即解釋,也就是費米悖論的通俗化解釋,簡單來說,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它是善意或惡意的。
也虧這輩子艾倫威爾遜的陰謀論著作等身,把車軲轆話反過來倒過去的說。
總算是把海岸森林法則解釋清楚,“本次危機的危險之處在於,美國和蘇聯溝通不暢,但某種意義上來說,某些層面也不是這麼危險。”
“艾倫爵士認為,不危險的地方體現在哪?”主持人非常感興趣的詢問。
“這個麼?本次危機其實有著清晰的利益驅動的決策路線和相當的軍事風險管控。現在離二戰結束不過十多年,雖然美蘇一路對抗,戰爭氛圍濃厚,可雙方各層級的決策者,都還是二戰過來的老兵老將,狹戰勝國餘威,平時固然不缺武力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決心,可對大規模國戰帶來的傷亡也有最深刻認識,說白了就是一群不怕受傷,但非常審時度勢的人,而民間對核戰爭有大恐怖,對管理層的支撐和服從, 又讓決策者們有很強的執行力。”
“我相信不管是莫斯科還是華盛頓, 對核戰爭爆發之後的局面都是相當清楚的,處在第三方角度,不論是首相艾登還是法國總統戴高樂,對此也一清二楚。”
“而英國這一次的外交斡旋, 就是在兩國沒有交流渠道的環境下, 不辭勞苦的奔波,明確雙方彼此的底線, 有了這個溝通渠道, 兩國領導人自然是會經過深思熟慮,避免陷入自己嚇唬自己的誤判當中。”
艾倫威爾遜沒有忘記拍馬屁, 在各國的領導人都說的高瞻遠矚, 沒有下面人的配合和支援,什麼總統第一書記,那就是一個屁。
順便誇獎了各國民眾非常識大體的沒有拱火,避免了局勢走向危險當中。
還著重強調了, 英國公民處變不驚, 頗有大將之風的反應。
反正話術這類東西, 就相當於良禽擇木而棲和忠臣不事二主同時存在, 只要前提足夠多, 哪個國家都是獨一無二的。
就拿現在仍然未分勝負的世界屋脊之戰來說, 就算是印度一敗塗地, 只要閉著眼睛無視事實, 一樣是有吹點的, 比如說新德里的位置其實距離邊界並不遠,所以在戰爭後半段, 印度戰敗才造成了首都震動。
那自我宣傳當中就完全可以利用新德里靠近邊境這一點,就說尼赫魯要天子守國門!至於事實是什麼, 不用管事實是什麼,就是天子守國門。
“莪也同意, 本次英國所起到的重要橋樑作用。”主持人顯然對這個回答也非常滿意,然後又問道, “艾倫爵士, 你對美國這一次的應對有什麼評價。”
“哦,這可是相當尖銳的問題呢。幸虧我和肯尼迪家族的人並不算陌生。換做問其他人可能真不好回答你。”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邊想邊組織措辭道,“在這個危機期間, 肯尼迪總統顯示出來了良好的大局觀,不得不令人欽佩。壓制住了躁動, 冷靜的看待問題。”
艾倫威爾遜說著說著, 忽然又把肯尼迪拔高到了一個層次,“就我個人認為,雖然第一個任期尚未結束,但肯尼迪完全是一個可以和羅斯福總統比肩的偉大總統。”
現在距離二戰結束才不過十多年,說一個總統能夠比肩羅斯福,可謂是高到天際的評價,絕不是幾十年後說一個總統和沽名釣譽的里根比肩, 這種比喻。
他也相信肯尼迪對這種評價肯定是很高興的, 不過可能有一部分人不會感到高興。
採訪結束,艾倫威爾遜和主持人握手告別, 離開了BBC的廣播廳。
很快這一段廣播電臺訪問,就成了倫敦各界茶餘飯後的談資,絕大多數人認為, 外交部常務次長,艾倫爵士對英國這一次牽線搭橋,避免美國和蘇聯出現戰略誤判的闡述,是非常到位的,體現了大英帝國在當今世界仍然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