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英國人眼中,可能真旳相信這是我們的總進攻,很多英聯邦國家的輿論確實是這麼說的。”謝列平的忠實擁躉還在做克格勃主席呢,自然是很清楚現在各國輿論上的動靜。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堪稱是有利有弊。”葛羅米柯一愣然後道,“非洲和亞洲方面的事情加入進來,我們談判的籌碼會變多,如果古巴導彈危機偃旗息鼓的話,毫無疑問需要在這兩個問題上拿分,不然無法對其他盟國交代。”
勃列日涅夫陷入到思考當中,最後搖頭道,“亞洲的事情莪們不能參與,不論是站在哪一邊,最後都會遭到埋怨,更何況我們的東方同志可不聽話,處在非理性的狀態當中,可能我們說任何一句話,他們都是在認為我們干涉內政。至少在公開場合,外交層面不適合表態。”
原來親密的東方盟國,在現在的莫斯科眼中已經成了徹頭徹尾的問題兒童。給蘇聯找了不少麻煩,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聯絡都是不可取的。
“實際上除了這三點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東南亞,蘇加諾因為美國站在英國荷蘭的一邊,加上澳大利亞對獨立後的印尼有著強烈的敵意非常不滿。印尼共的力量膨脹的很快,如果能夠在這一次的危機結束之後, 在印尼事務上取得決定性進展?應該可以為這一次的危機畫上一個好的句號。”
福爾採娃在這個時候娓娓道來, 闡述自己對印尼事務的看法,然後話鋒一轉道,“但透過伊朗摩薩臺的命運,我們也應該知道幾個要素, 那就是很多國家的領導人, 例如摩薩臺根本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在基本盤上也有問題。”
“就算是蘇加諾現在傾向於印尼共, 印尼軍方每年都接受美國所謂的援助, 這和之前的伊朗政變情況極其類似。”
不知不覺,所有中央主席團成員都被福爾採娃的話吸引, 文化沙皇極少對涉外事務表態, 但有限的這麼幾次,效果都不錯。
“一旦發生政變的話,蘇聯的劣勢和這一次的古巴導彈危機一模一樣,那就是我們缺乏力量來支援一個群島國家。”福爾採娃說起來頓感無奈, “從最惡劣的角度上來講, 說不定英美推翻印尼的計劃早已經提上日程, 如果出現政變, 我們如何救援。”
中央主席團委員都沉默了, 蘇聯要是有辦法的話, 就不會在古巴導彈危機上這麼尷尬。
可能英國皇家海軍不如美國海軍這麼犀利, 但實力仍然在蘇聯紅海軍之上。
“風險這麼大, 而且一旦出事我們根本無法救援,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我們要搶先動手, 爭取最大的勝利。”
福爾採娃說到這看向謝列平,“舒裡克, 克格勃在印尼的工作沒有進展麼?其實對於很多國家,其實進行政變不需要多麼強大的力量, 一支精幹的作戰部隊指揮權就能把事情辦成,就像是在剛果那樣, 我們控制或者說讓盧蒙巴傾向於我們, 現在就在加丹加把英國支援的獨立勢力壓著打。”
“就算是真的成功了,把蘇加諾放在臺前仍然是第一要務。”勃列日涅夫順著福爾採娃的思路繼續道,“我們的遠端投射力量還不夠強大,和富有威望的國家領袖合作, 並非是不能做的選項。如果把蘇加諾也一併撇在一邊,無法控制整個印尼的局勢。”
“在給美國一個教訓。”比起別人, 赫魯曉夫的心情最為急迫, 他已經想到了古巴導彈危機可能出現的後果,但卻沒有想到美國把蘇聯卡在了極為難受的位置上。
這一次要是退縮的話,他幾年來開口導彈閉口導彈對美國的訛詐,就等於是破產了。
可是真的妥協,哪怕是英法已經主動出擊給了臺階下,仍然是難以接受。這對他的權威有著巨大的損害。
所以就算是最後妥協,蘇聯也必須在另外一個地方取得成績才行, “舒裡克, 卡佳同志的看法極為重要,考慮到伊朗的前車之鑑, 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尼蘇加諾的情況確實是很危險的,同志們是否同意這個判斷?”
赫魯曉夫詢問同意的時候,並非是徵求其他人的意見, 而是決定的事情隨口習慣。在座的人自然是很清楚這點,都點頭表示同意。
散會之後,勃列日涅夫離開克林姆林宮,福爾採娃在旁邊跟隨,就聽到勃列日涅夫說道,“一旦妥協,影響將是巨大的,我們國家的國情容不得一個軟弱的人領導。”
“嗯!”福爾採娃嗯了一聲,勃列日涅夫是說的事實,俄羅斯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對於軟弱的人沒有忍耐力。兩人都心照不宣的沒有繼續討論下去。
英國大使館,艾倫威爾遜正在和範西德分析,關於蘇聯接下來會怎麼辦。範西德這個名字引起了艾倫威爾遜的興趣, 詢問之下也沒什麼特別的,荷蘭裔。
“以我對蘇聯人的瞭解,感覺蘇聯讓步的希望不大, 常務次長這一次來莫斯科, 可能沒有希望中的結果。”範西德對艾倫威爾遜的到訪持悲觀態度, 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上,容不得軟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