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寫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是啥意思?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還沒回過神來。
這時,只見李二站起身來,說道:“諸位愛卿,你們面前這句話,乃是我大唐有名的才子陳楚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是讓朕沉思了好幾日,文字簡單,看似粗淺,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無窮啊,朕想了許久,也只想出個一二,今日召你們前來,便是要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其中的至理啊,諸位可先看看,好好想想,大家再好好議論一番。”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是來參透這句話的。
那簡單啊!
在場的都是讀書人,更有不少經學大家。
所謂經學大家,那就是解釋各種經典的。
比如,孔子說一個字:“妙!”
這幫人就能解釋出一百二十種意思來,甚至能扯到孔子的祖宗的祖宗的出生地。
總之,這是大家都擅長的。
眾人紛紛拿起面前的紙張,開始搖頭晃腦地閱讀幾遍,然後一個個拿出鉛筆,開始寫寫畫畫。
朝中這麼多重臣,一起參悟這句話,場面還是有些壯觀的。
半晌之後。
孔穎達率先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陛下,陳楚不愧是我大唐的天才少年啊,這話看似粗鄙,其中的哲理,卻是無窮,臣仔細參詳,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其一,這的一個字,上,可謂是帝王之意,也就是說,帝王受天命而教化萬民,帝王的命令和政令,一旦頒佈之後,天下人都要想辦法去施行,如此,才能上下一心,百姓安居樂業,其二,上可理解為上天之意……其三,上可理解為上古,也就是堯舜禹湯的王道盛行之時……”
眾人聽了,個個佩服不已。
“孔師不愧是經學大家,竟能說出三種意思,讓我等佩服!”
“佩服!”
孔穎達捋了捋鬍鬚,得意地坐下了。
李二沉思半晌,卻沒有說話。
誠然,孔穎達說的都很有道理。
但不是他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