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唱之音響遏行雲,五城天獄四周玄雲鼓盪,更有道道赤虹如龍飛騰,映照得天上地下,唯見寶焰廣照,不辨晝夜,只是一味燦然光耀。
玄雲赤虹兩相映,流火灼燃於雲霞之間,織成道道雷網,宛如神怒造劫,又散成漫天火雨,儼然焚天之象!
赤明真君將手中丹靈如意朝天一舉,漫天寶焰似有靈應,紛紛向著五城天獄投來。
五城天獄,上有五天台城,下有五地獄城,是下元太淵宮中刑、殺、鎮、鎖諸般法度的具現化,本應是介乎虛實之間的神通法相依憑燕京城而顯化,此刻寶焰燒灼間,卻是隱隱透出五彩華光。
一梁一柱,一磚一瓦,一亭一臺,一樓一閣,一殿一堂,在寶焰燒灼中,漸漸退去雜色,只是各分玄黑、正紅、素白、純青之色,彷彿玉質天成。
寶焰燒煉之下,五天台城、五地獄城與地氣渾化的燕京城幾乎融為一體,就連承託燕京城的神龜也在寶焰燒煉之下更顯得鮮活靈動了幾分。
讓人不由得想起,太古之初的大荒山無稽崖下,曾有神女燃建木為薪,煉出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五色神石以補天缺,以神鰲四足以立地極。
流風捲動,神龜抬首,卻正好迎上迦羅文殊的一聲斷喝:
“仙人,須識得順逆!你以一人之力,化出這座禁獄,便是自成洞天,終究還是虛空小界,豈能包容諸天萬罪,與定數相抗!”
赤明真君不理會那老禿驢,只向著魏野一點頭:“道友,我自歸位去也,莫送,莫送。”
魏野向著赤明真君一擺手:“不經魔劫,何談正果?你去,你去,不急,不急。”
但見火鳳振翅,仙官拱衛,真君法相直入赤明流晶臺,身後,寄託魏野身外化身的真形符轟然潰散,那浮筠竹冠、青溪道服卻不知到何處去了。
五城天獄上空,黑潮跨界而來,卻在落入這個世界的第一時間就被五城天獄收納而去。
但見五色光華閃耀於臺城之上,隱隱有仙官符吏往來奔走,或有零星魂魄被分割出來,提至青靈翊真臺斷罪裁罰,但大部分的黑潮都在朔單鬱絕臺中直接就定讞黜落。
在迦羅文殊眼裡,這個畫面就更具別的意義——
如果魏野直接催動五城天獄,如女媧煉石補天一般,橫隔在兩界邊緣,做了塊“補天石”。
就算這座道門天獄變化無窮,還融合了雷劫天刑之威,卻終究只是精衛填海——彙集諸多下層界的罪源惡孽而成的黑海,可說是無窮無盡,只要耶穌基督的救世大願仍在,那麼這黑海便能源源不絕地從諸多下層界得到補充。
誰叫耶穌基督這位救世主的願心中,首先包括的就是這一條:“你們要小心謹慎,因為耶和華是烈火,是忌邪的的神。”
以此為根基,那面對諸多下層界,救世大願固然是無往而不利,哪怕連帶著已經毀掉了大半個埃諾奧克沙漠,依舊沒有停手的意思。
迦羅文殊端坐在聖盃面前,看著這隻救世主頭骨化成的金盃不斷吞吸諸多惡孽,再將它們化成這片黑海的一部分,心情卻是一如既往地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