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怒道:“迅雷之下,不及掩耳,擊賊,不得不急,倘若緩之,賊陣稍定,恐難破敵。”
張玉勸道:“既如此,我等當效其勞,毋須殿下出戰。”
朱棣道:“為將者不能身先士卒,豈能服眾。你們隨我來。”說罷,一催戰馬,向南軍大陣衝去。
南軍經過白溝河之敗後已成驚弓之鳥,一見燕軍殺到,不及列陣相迎,四散奔逃,被斬首萬餘級,獲馬一萬七千餘匹。李景隆單騎逃遁,餘眾悉降。
燕軍進抵濟南城下,只見四門緊閉,朱棣縱馬上前,對城上喊話道:“城上軍馬聽真,孤乃燕王,李景隆數十萬大軍已被我打敗,爾等快快開城投降,否則我大軍入城,玉石俱焚,雞犬不留。”
這時,城上探出一個腦袋,高鼻深目,不象是中原漢人,那人高聲道:“濟南城只有死鐵鉉,並無降鼎石,你儘管前來攻城。”
燕王猛然驚醒,才想起來城上之人便是山東參政鐵鉉。
此人年約三十五六,祖上是色目人,性情剛正,聰明果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後調都督府斷事,判案決獄,條理分明,立等可定。太祖朱元璋欣賞其才,贈其字為“鼎石”,以資嘉獎。
建文帝即位後,鐵鉉外放為山東參政,負責為李景隆大軍籌措糧餉。
燕王朱棣微微一笑道:“鐵鉉,我敬你是條好漢,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你是一介文人,如何能抵擋我十數萬大軍?”
這時鐵鉉背後轉出兩人,一個人高呼道:“山東都司都指揮使盛庸在此。”
一個人高呼道:“孝陵衛指揮使張士行在此。”
原來盛庸在白溝河一役失敗後,他便直接逃回了濟南城。因他是山東都司都指揮,畢竟守土有責。他回到城中後,便遇上了山東參政鐵鉉,二人相約死守城池,死戰不退。
張士行是隨李景隆退到濟南的,在城下被燕軍擊敗後,他護著參軍高巍,二人逃進了濟南城,見到了鐵鉉和盛庸。
城中只有潰兵兩萬餘人,還好鐵鉉剛剛籌集了十幾萬石糧食,可供數月之用。
四人歃血為盟,整頓軍馬,誓死守衛濟南城。
朱棣見到盛張二人,先是一驚,隨即哈哈大笑道:“敗軍之將,烏合之眾,何敢言勇。”說罷,他馬鞭一揮,身後大批燕軍衝了上來。
城上弓弩齊發,箭如雨下,射殺了不少燕軍,加之燕軍奔跑了一夜,剛才又經歷一場大戰,實在是疲勞之極,許多士兵有畏難之情,不肯上前,朱棣只好命令退兵,在城外十里處紮營,先將濟南城團團圍住。
但隨後燕軍一連攻了幾日,都未能將城池攻破,朱棣變得焦躁起來,中軍都督張玉看在眼裡,上前獻計道:“燕王殿下,我有一計,不費一兵一卒,可取濟南。”
朱棣聞言大喜道:“好個世美(張玉字),果然是智計百出。有什麼計策,快快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