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正欲下令放箭。燕王朱棣卻一擺手道:“且慢。大哥你我分屬至親,豈能兵戎相見。我看就此罷兵,你退兵真定,我轉回北平,你看可好?”
徐輝祖哼了一聲道:“燕王倒也識趣。”
燕王又道:“前次小兒無禮,偷盜了你的千里馬飛羽,可惜此馬戰死在了白溝河畔,今日我從軍中挑出百匹寶馬,賠付給你,你我就算兩清了。”
說罷,朱棣命人牽來百匹良駒,交給徐輝祖。
徐輝祖看了看那些戰馬,果然匹匹高大神俊,與自己的飛羽也不相上下,點點頭道:“燕王,你送我這些寶馬良駒,我可不會領情,下次見面,還是會與你拼個你死我活。”
朱棣笑道:“下次見面,你要給我行三跪九叩大禮。”
徐輝祖道:“你痴心妄想。”
朱棣也不答話,命令全軍後撤,大隊人馬返回北平。
在途中,眾將不解問道:“燕王,我軍明明可以擊敗徐輝祖,為何撤軍返回北平呢?”
朱棣道:“徐輝祖軍容整齊,我軍大戰之後,疲憊已極,勝之恐怕要花些力氣。我軍聲言北返,突然折向東南,去取德州,李景隆必然不備,德州唾手可得,此處積蓄甚多,我軍可在此稍作補充修整,然後直下濟南,若能奪了濟南,半壁江山可定。”
眾將聽後,群情振奮。
燕軍過了雄縣後,突然沿大清河折而向東,順流而下,來至勝芳鎮,在此稍作停留,順大運河南下,水陸並進,只用了幾日功夫,便抵達德州城下。
李景隆剛回到德州,喘息未定,忽聞燕軍殺到,便要棄城而逃。參軍高巍勸道:“大將軍,各處退到德州的敗兵算起來也有二十餘萬,此處城高池深,糧草充足,足可堅守。燕軍擅於野戰,但不擅攻城,更何況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只要我軍齊心協力,定能將燕軍擊敗。”
李景隆嘆了口氣道:“兵雖多,卻無將。郭侯、盛庸、平安等人都不知所蹤,雖然有個張士行,但素無人望,難挑大樑。濟南為山東首府,城大難下,不如據此,以待朝廷援軍。”
李景隆遂下令撤守德州,不經一戰,便率軍逃向濟南。高巍苦勸不住,也只好隨軍撤走。
五月九日,朱棣率大軍進駐德州。他命都督陳亨籍吏民,收府庫,獲糧儲百餘萬石。山東軍民以牛酒迎謁于軍門者, 絡繹不絕,希望燕軍不要騷擾地方,朱棣不受牛酒,將眾位鄉親父老慰勞一番後,遣送回家。隨即下令軍士嚴禁侵掠鄉里,德州城中井然有序。
朱棣與眾將計議道:“李景隆在濟南,收集敗亡,意圖恢復。今我軍乘勝追擊,南軍勢必瓦解。”
眾將點頭稱是。
於是朱棣命陳亨率軍一萬鎮守德州,他自率大軍起營,次日抵達禹城北二十五里駐營稍作休整,在日晡(下午三四點鐘)起行,倍道而進,天明之時突然出現在濟南城下。
此時李景隆眾尚餘十多萬,倉卒之間,佈陣未定。
朱棣欲親率精騎衝陣,左右眾將拉住他的馬頭勸道:“殿下,我軍賓士了一夜,筋疲力盡,容稍作休息,再行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