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菠菜網站上,秦淼這場比賽奪冠的賠率低得可憐,但依舊有不少人對此趨之若鶩,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以此時W14的效能和秦淼的單圈速度,這場比賽除非秦淼起步階段就被身後的皮亞斯特里或者漢密爾頓給魚雷了,不然這場比賽秦淼沒理由不拿下冠軍。
起步之後的秦淼就穩住了自己的位置,接下來使用軟胎的秦淼就開始快速帶開與身後漢密爾頓之間的時間差距。
在這條賽道上,秦淼的單圈速度要比老漢快0.2秒。
原因是什麼老漢也問過秦淼,但是秦淼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衝刺賽的前10圈,主要基調就是秦淼在前方快速的拉開與後方車手之間的時間差距,而後方的維斯塔潘則是在等待DRS開啟的同時不斷超越前方的車手。
其實維斯塔潘的起步階段的反應速度要比髒側起步的諾里斯要更快。
但問題是,諾里斯起步的時候用的是軟胎,就算維斯塔潘的起步更快,等進入了彎道之後,諾里斯還是靠著自己賽車軟胎帶來的巨大抓地力優勢,在內線超越了維斯塔潘。
等到第三圈,賽會開啟了DRS之後,賽道上的維斯塔潘才開始在賽道上砍瓜切菜。
紐維確實不負空氣動力學大師的美譽,他設計出來的RB19逆天的DRS效率讓梅奔的埃利奧特十分眼熱。
如果能讓W14擁有如此恐怖的DRS效率,就算是在摩納哥梅奔也不是沒有與紅牛的一戰之力。
等比賽來到第十圈末尾的時候,秦淼與後面的漢密爾頓之間已經有了3.1秒的時間差距。
而此時老漢身後的車手已經從皮亞斯特里換成了維斯塔潘。
並且以此時老漢的軟胎耐久性來說,老漢被維斯塔潘拿下也就這兩三圈的事情了。
但是第11圈的時候,賽道上出現了意外。
佩雷茲、奧康、霍肯伯格三車並排入彎。
誰也沒讓誰。
要知道在F1的賽場上,雙車並排入彎那叫輪對輪,算是一種很精采的攻防形式。
這樣的狀態之下,兩臺車的車手都會將自己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旁邊的那臺車上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車手上頭,不然正在賽道上纏鬥的兩人是很難相互之間發生什麼意外的。
但三車並排就不同了,你一個人需要注意兩臺車,還得在賽道上跑比賽,控制賽車入彎出彎之類的。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車手與車手之間很容易就會發生碰撞。
而且這樣的狀態下,一旦發生碰撞,最慘的就是兩邊的車手,而不是中間被夾三明治的車手。
因為中間的車知道自己被夾三明治了,肯定會減速,而F1賽車因為頭枕的原因,坐在車裡的車手視野並不會太好。
兩邊的車手並不知道中間的那一臺車已經減速了。
就算知道中間那臺車已經減速了,他們入彎的時候總不可能一直盯著後視鏡,確定後車與自己之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