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觀眾和解說的視角之下,秦淼與老漢就只是在賽道上進行了一場很正常的攻防,老漢進攻失敗繼續在秦淼的身後積攢力量。
不過等比賽來到第15圈的時候,秦淼保胎方面的優勢展露無遺。
漢密爾頓已經被秦淼給甩出DRS區了。
讓老漢和梅奔都有些意外的是,第9圈居然是這場比賽第一個stint之下,老漢對秦淼惟一的一次進攻機會。
等第18圈進站之前,漢密爾頓算是想明白了,駕駛與秦淼效能相同的賽車,想要在賽道上超越秦淼,不能等秦淼自己犯錯,也不能等什麼機會。
得自己主動爭取,需要自己去創造進攻秦淼的機會。
老漢也意識到,以秦淼的防守能力,在賽道上每一次進攻秦淼的機會都是難能可貴的。
錯過一次進攻秦淼的機會,帶來的後果可能就是這場比賽徹底錯過戰勝秦淼,並獲得分站賽冠軍的可能性。
漢密爾頓與秦淼兩人一前一後,在第18和第19圈開啟了自己的進站視窗。
其實秦淼的輪胎抓地力依舊還是十分的可觀。
之所以選擇如此正常的進站視窗,還是考慮到軟胎在蒙扎的耐久性有些太差了,就算強如秦淼,也就只能用軟胎在蒙扎跑個12圈。
而秦淼的這套中性胎沒辦法在賽道上堅持39圈,最多也就只能跑35圈,也因此中性胎和軟胎中間會有四圈的空窗期。
這段時間秦淼的圈速會大幅度下滑。
很有可能會丟掉自己當前的位置。
但如果選擇硬胎的話,在賽道上跑30圈之後再換硬胎又有些沒必要。
因為在秦淼的手裡,32圈的硬胎和21圈的硬胎圈速差距很小,可能也就只有單圈0.2左右。
所以車隊這邊也就圖方便,讓兩位車手一前一後的進站,也省了車隊的技師在賽道上往返跑的麻煩了。
兩位梅奔車手在維修區換好了自己的輪胎,甚至秦淼這邊還享受了一次4.4秒的換胎。
不過秦淼保胎上的優勢有些太大了,進站之前他與漢密爾頓之間的時間差距在5.7秒,就算車隊給他來了一次4.4秒的換胎,而且漢密爾頓比他先出來,在賽道上用新的硬胎跑了一圈,等秦淼回到賽道上之後,他與漢密爾頓之間的距離還有1.7秒。
說真的,秦淼其實也懷疑過讓老漢先進站是不是車隊這邊有什麼特意的安排?
畢竟換胎失誤的那個搬輪胎的技師也是漢密爾頓車組的。
不過這也就只是秦淼從維修區出來這段時間的懷疑罷了,秦淼還是願意相信這一切只是一個巧合。
而且,自己的位置也沒掉多少不是嗎?、
老漢看著自己前方1.7秒的秦淼,也不可避免的動了殺心。
老漢知道,自己如果想要分站賽冠軍,可能也就只有那麼一兩次機會。
自己與秦淼的賽車沒有本質上的差距,想要積攢一波進攻的電量太困難了,而自己給賽車充電的時候又不能貼秦淼的賽車太近,因為這樣勢必會讓自己的賽車吸入秦淼賽車排出來的廢氣。
雖然排出來的這些廢氣短時間對自己賽車速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吸多了的話賽車引擎容易出現過熱的情況。
到時候馬力下降,自己的絕對速度也會越來越慢。
所以老漢就保持在秦淼身後0.6秒的位置。
這裡既可以吃到秦淼賽車的DRS和比較有限的尾流,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秦淼賽車排出來的熱空氣對自己賽車引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