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靈山> 259回、此生撫膝無餘憾,皓首慈眉享天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59回、此生撫膝無餘憾,皓首慈眉享天年 (2 / 3)

梅應行:“有,但來不及多想,只想著怎樣不摔死,現在才後怕,太嚇人了!”

梅振衣伸手把兒子抱了起來,也不顧他身上泥水淋漓,伸一指在體外接連虛點,一邊溫言道:“嚇著了就記住了,以後凡事不能如此莽撞,那麼這一跤也不白摔。你慌而未亂,反應很好,以你地修為從這麼高的地方掉下來,如果舉止失措的話是會送命的,這種經驗也非常重要。”

梅振衣一直就在塔下,就看兒子會怎麼下塔?見梅應行一步蹦出來他的心也是懸著地,好在這小子臨危不亂設法自救,見兒子沒什麼危險他也就沒伸手去接。等梅應行落到湖中爬上來,他才開口教育。

被父親抱在懷中,身上的痛楚頓時消去,但還是痠軟無力,這小子漸漸緩過勁來,瞪著眼睛問道:“爹爹早就知道我會從塔上跳下來,對嗎?”

梅振衣微微苦笑:“是的,為父早就知道,但還是有些失望。你學了安穩形神之法,只得其法訣未得其神髓,尚未堪破其真玄妙,否則你會一層層走下來,最不濟也會站在塔上喊一聲看有沒有人回應。……以後在人間行事,身邊人可不似無名山莊弟子。你要注意檢點。”

梅應行突然面露喜色,一把扯住父親的衣襟道:“在人間行事,我們要去人世間嗎?”

梅振衣:“你莫要笑,此去長安見你地祖父,守送他盡天年。”

梅振衣帶著兒子應行離開崑崙仙境,身邊只有梅毅隨行,一路來到長安城。行兒自幼生長在蠻荒,哪見過這種繁華景象?一路上張著嘴都忘記合上。看見什麼都好奇。入城之後發現父親撤去道裝換了一身便服,好奇的問:“爹爹,你為什麼要這麼打扮?”

梅振衣答道:“為父曾修純陽化身,但本身並未正式出家,此去見你祖父,應做如此打扮,也給你買一套新衣服。”一邊還給他講了在世間見尊長的各種禮數。

梅孝朗今年虛壽已八十有六,這位五朝老臣身體一直很好。十餘年前鬚髮才完全變白,根根如銀絲一般。這天他正在後院坐在榻上看幾位重孫玩耍,突然眉頭一皺對下人道:“快去門前迎接我兒。”

“二少爺就在書房,三少爺昨日剛去洛陽,老太爺要迎接誰?”僕人一邊答話一邊心裡直犯嘀咕。這位國公爺莫不是老糊塗了。

梅孝朗:“快去,來的是振衣!”

梅振衣入家門,來到南魯公府後院,見到父親俯身跪拜:“不孝兒振衣。給父親大人磕頭。”梅應行一見父親行大禮,也跪下來磕頭道:“孫兒應行,給爺爺磕頭了。”

梅孝朗一俯身,把梅應行拉起來抱在膝上:“這是我的長孫行兒吧?前幾年張果告訴我喜訊,今天終於見著了,讓爺爺好好看看。”

行兒雖頑皮,但為人機靈很會看眼色,在這種場合也不淘氣了。乖巧地很,梅孝朗是越看越喜歡。這時梅振衣的二弟梅振庭也聽說了訊息,趕到後院來拜見兄長,又領著自己的一雙孫兒拜見大爺爺與伯父。

梅應行年紀雖小,但也是南魯公地嫡長孫,梅振庭的孫子大的有十二歲,小的也有九歲,也過來怯生生的給梅應行請安。梅應行從爺爺懷中站起身來。做手勢還禮答話。像個小大人一般十分得體。這倒不用梅振衣刻意去教,這小子在無名山莊晚輩多地是。

見面之後。南魯公打發他人退下,行兒也被二伯抱走了,後院中只有梅孝朗父子。梅振衣半跪在父親膝前,梅孝朗手撫他的頭頂說道:“我早有預感,你會回來送我的,你和行兒一到門前,我就感覺到了。”

梅振衣有些說不出話來,父親地手仍然很有力,但指尖卻在微微發顫。內家功夫也有養生延年、強健筋骨之效,但並不能得長生,且習武之人臨終前散功,都有指纏地徵兆。他將臉貼在父親的膝蓋上說道:“兒修仙道,多年不得守在您身邊盡孝,請父親原諒。”

梅孝朗地笑容甚是慈祥:“你並非不孝之子,若無你,為父也難以安享天年。想當年我在兩軍陣前射出那一箭,真沒想到我們父子還能有今天這般和睦,我這一生了然無憾,早已樂天知命了。”

梅振衣帶著兒子在長安住了下來,每天陪著父親讀書說話,應行也常侍立一旁。一個月後,南魯公溘然長逝,走的十分安詳。

南魯公去世地前一天,遠在洛陽的三子梅振宇也接到兄長的家信趕回。梅振衣身為長子,梅應行身為長房長孫,領著家中後輩為老人家守孝。所謂長孫並不是指年紀最大的孫子,而是指嫡長子的嫡長子。

梅孝朗享一世富貴之福,高壽安詳而去,這是喜喪。朝中諸臣弔唁不絕,梅振衣身穿孝服一一接待回謝。宮中傳旨撫卹,加恩陪葬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地合葬陵園,古代帝陵的範圍很大,不僅僅安葬帝王,還有重要的皇親以及功勳重臣,這是身後莫大的榮耀。比如漢代地大將軍霍去病,就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旁。

唐代的爵位是世襲的,本應由梅振衣繼任南魯公,他上表固辭,而南魯公也早有遺言讓次子,也就是裴炎地外孫梅振庭襲爵。皇上李隆基從其請。梅振庭襲南魯公爵,另賜梅振衣銀青光祿大夫,梅振衣引先師孫思邈例,仍然固辭不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