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回、此生撫膝無餘憾,皓首慈眉享天年
“行兒生在蠻荒,卻未識蠻荒兇險,自小精怪修士見得多,卻未歷人間疾苦。”知焰也以神念暗道。
梅振衣反問道:“崑崙仙境弟子,亦少見人間疾苦,未識人煙百態,那麼師父如何教弟子歷世?”
知焰:“你忘了入境觀妙法嗎?就像清風仙童對你講故事那般,定境中也可旁觀師長在人煙中的經歷,以彌補入世見知不足。”
梅振衣:“旁觀人世與親身經歷畢竟不同,待行兒回蕪州後,該給他請個啟蒙先生。”
知焰:“行兒是個好孩子,天性聰慧頑皮,一般的老師調教不了。人間難尋孫思邈,你當年也一樣。”
梅振衣:“東華帝君推薦了李元中將軍,待我回關中送我父盡天年之後,就與梅毅一起去請李將軍,但願他能答應到蕪州為塾師。”
知焰:“你已成仙道,再不去天國尋佛心舍利,恐有很多人等的不耐煩了。韋曇雖沒說什麼,想必也是在等你的訊息。”
梅振衣:“我是大唐南魯公長子,盡孝事大,首先回關中再談其餘。……行兒這次在玲瓏塔上禁足一月,我傳他孫思邈師父的省身之術,再讓提溜轉傳他鐘離權師父的安穩形神之法。你帶著其餘眾人,一起返回青漪三山。”
知焰:“你與梅毅帶著行兒去長安,玉真對我說過,她不想再回長安,先回蕪州等你們。”
梅振衣罰梅應行一個月不下玲瓏塔,就是要他磨一磨性子,讓他藉此機會掌握省身之術與安穩形神之法的入門功夫。梅應行在玲瓏塔上待了一個月,等時間一到立刻就像脫了繩的猴,大叫一聲:“我出來了!”也不走樓梯。向前一蹦直接從塔上跳了下來。
玲瓏塔十三層有數十丈高,梅應行沒有飛天之能,連御形神行的修為也沒有,以往他這麼調皮肯定會有人接住他,但這一次他一跳出塔外就感覺不對勁了,一眼望去遠處無名山莊沒有人影,周圍的塔上也靜悄悄的,那些妖王伯伯好像都不在。
誰家孩子沒事敢跳樓玩?也就是梅應行這種小子!他本人沒有這份能耐。卻偏偏敢這麼做,而且習以為常,確實不是什麼好習慣。
梅應行飛身跳出塔外,發現不對勁身形向下直墜,一瞬間也慌了,還好他慌而不亂,空中翻了一個跟頭揮出了紫藤枝。數道疾風在身邊捲起,延緩了下墜之勢。企圖去夠塔邊的飛簷。但是他剛才第一步跳地太遠了,空中無論怎樣變換身形也夠不到塔邊。
說時遲那時快,梅應行大叫一聲,奮力將手中的紫藤枝朝著斜下方扔了出去,紫藤枝抽在玲瓏塔上發出轟然之聲。一股力量倒捲回來又將他在空中掀了幾個跟頭,張牙舞爪的向著不遠處的湖面栽去。
撲通一聲水花四濺,梅應行勉強斜飛著落到了湖中,離岸不遠水也不深。這小子一直砸到了湖底的軟泥上。接著扎手紮腳的爬起來撲倒在岸邊,全身都是泥水,搞得跟個泥猴一樣。
要是換個人的話就算落入泥水中,這麼大的衝擊力也早就摔得筋斷骨折了,但梅應行自幼被父親用各種靈丹妙藥洗煉筋骨,還用內勁巡行之法幫他強健爐鼎,筋骨堅強遠勝於普通孩子。饒是如此,他也是全身痠痛眼前金星亂冒。半天都爬不起來,趴在那裡一仰頭就想哭叫。
然而剛把鼻子皺起來,接著又把叫聲嚥了回去,因為他看見了面前地一雙腳,再抬頭髮現父親就站在眼前。
“行兒,摔痛了嗎?”梅振衣問道。
梅應行沒答話,撅著小嘴一臉委屈的點了點頭。梅振衣又問:“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摔痛嗎?”沒等兒子回答,他自問自答道:“因為你沒有那個本事從這麼高的塔上跳下來。卻已經形成了跳塔的習慣。古人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現在明白是什麼道理了嗎?不要無端輕身涉險。”
梅應行一揚脖,嘴硬道:“以前總是有人接住我的。”
梅振衣:“你涉險。有人解救,那是福緣,但你不知自重,跳出塔外之前忘了看看周圍是否有人。以你的修為,根本談不上推演神通,哪能這般行事?”
梅應行眨了眨眼睛,仍然很委屈的說:“爹爹是故意的嗎?你在這裡,卻沒接住我。”
梅振衣:“說對了,為父就是要給你一個教訓,請問你從塔上落下之時,心中可有驚懼與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