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在久視元年去世,享年恰好古稀,也是官員可以退休致仕的年紀。他一生功績甚多,但晚年有兩件事在某些人看來也許很重要,一是勸阻武皇立佛家為國教,二是保住了李唐子嗣,如果他真是東華帝君化身歷世的話,可謂盡職歸天。
自從玉皇大天尊將龍隱仙姑帶回天庭鎮於龍首山中,這一段日子倒沒有什麼別的大事發生。沒過多久,聽說很少露面的東華帝君走出了碧桑洞仙府,來到靈宵寶殿拜見大天尊,兩人在一起談了很長時間。不知都說了些什麼。
朝中以及天庭之事暫且不提,只說梅振衣所在的青漪三山。就在武皇夢見鸚鵡地那天晚上,劉海來到了胡春修行的靜室,笑著問道:“師弟,你做樵夫也快一年了,修行中有何所得?”
胡春盤腿而坐,點頭答道:“真不敢想像,這套心法口訣如此之妙。區區砍柴之道,竟神乎奇蹟!”
這一年來砍地柴,圖樣是奇形怪狀,越到後來越不可思議。比如在第八個月,到了冬天,齊雲觀以及菁蕪山莊中需要取暖的木炭,也讓胡春上山去砍。這木炭有標準尺寸,半寸粗圓柱形而空心。冬天用來生暖爐要最好的,生火時不能有煙不帶一點雜質。
木炭是用木柴在炭窯裡燒出來的,山上哪裡去砍?可是梅振衣偏偏要胡春背下山的就是這種木炭。
這就難了,首先要把木柴以隔空法力劈成標準的細圓柱形中空形狀,這不是法力強弱地問題。需要在定坐時一念之間將圖樣印入神識,施法時神識展開無礙,法力才能精微地控制,這已經接近移轉空間之術了。但胡春還沒達到這個境界,僅僅是用來劈柴。
如此劈出地只是木柴,還要在劈柴地同時把它加工成木炭,需要運用到真火煉器之法,心法口訣中也有傳授。但木柴不是天材地寶,他畢竟不是在煉器,劈柴的時候發出心念真火,卻同時要以法力護住木柴。否則一瞬間就化為飛灰了,得到的不是木炭。
到了最後一個月,劉海拿出的圖樣更怪,劈出的是鏡狀的木盤,背面還刻有一種陣符,木匠做這種東西還要小心加工,何況一次劈擊成形?道法口訣中交代如何收攝元神,在靈臺中邁出神宵天雷踏罡步。然後才能一次以法力劈柴成形。
連劉海暗地裡都覺得很為難。師父對胡春的要求太高了,近乎於苛刻。然而胡春卻完成了。梅振衣早有吩咐,假如第十二個圖樣胡春能夠完成,最後這一個月則不必天天上山劈柴,要劉海找胡春做另一件事。
見胡春笑著點頭,劉海很突然地問了另一句:“你還在想龍隱嗎?”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胡春收起笑容低頭道:“一日不敢忘。”
“師父推演的一點不錯,你真是這一關難過。”劉海嘆息一聲說道,“請你坐好,收攝心神,按師傳道法的最後一層口訣行功,注意看眼前的圓光。”
劉海指尖似有金色的霧狀光芒閃動,在胡春面前劃了一個圈,金光瀰漫而開形成了一輪虛空中圓形地鏡子。胡春看著這面虛空之鏡,突然不知身處何處,靈臺似乎也融入了金色的光芒中,他微微一怔似離定境而出,四面都是金色的霧氣瀰漫,不見靜室中的床座。
就在此時,四面金光一斂,腳下似是柔軟地祥雲,對面看見了一個窈窕的女子身形,只見她轉過身來,帶著驚喜問道:“郎君,是你嗎?”面前正是龍隱姑,腳下的祥雲也變了,成了倒映著藍天的碧水,他又回到了龍感湖中的仙島。
劉海以蟾光散施法,引胡春入妄境。遠處的承樞峰上,知焰正對梅振衣說道:“胡春在妄境中一定會再見龍隱姑,不知會不會沉迷於此虛妄之境?”
梅振衣:“若自願沉迷,對凡人而言也是一種寄託,能否破妄在他自己。其實就算他破妄而出,也不會忘了龍隱仙姑,只是明澈心意而已。他與龍隱,是一世歡愛之緣還是仙家久視之緣,要到破妄之後才能見分曉。”
知焰:“自古修行,弟子的妄境師父不問,我們就不要再多談了。但此時山中另有一人身在夢中,我建議你去看看。”
梅振衣不解道:“誰在做夢?為何要我去看?”
知焰語氣中似有深意:“若是別人的夢,至於提醒你嗎?那是一位無夢之人,夜夜定坐,卻沉迷於夢中。”
“是它?陰神於世如在夢中,怎麼可能會做夢?”梅振衣有些驚訝,隨即反應過來,“原來它也入了妄境。這小鬼修行了二百多年,終於修為到了。”
知焰微微一笑:“所以我讓你去看看。”
梅振衣:“方才還說自古妄境不問,怎麼又要我去窺探提溜轉地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