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靈山> 第十二卷:觀自在 215回、菩薩聽評書打賞,壇上半吊子福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卷:觀自在 215回、菩薩聽評書打賞,壇上半吊子福音 (1 / 2)

張果先起身,將星雲扶了起來,咳嗽一聲低著頭道:“星雲,仙童的話說的很明白,你有什麼打算?如果留在青漪三山……”

星雲打斷了他的話:“我想去祭奠父母,也想去祭奠褚河南公。”她已改口稱褚遂良為褚河南公,那麼口中所說的父母就是指劉洪與殷氏了。劉洪死於獄中連墳塋都不知何處,而殷氏在長安自盡,褚遂良客死嶺南,星雲想去祭奠恐怕這一路要走很遠。

張果:“我很想陪你一起去,但是少爺罰我在聽松居為半年園丁,鑿建洞天園林。”

星雲:“也不急於這半年,你我既為道侶,我就陪你一起在此鑿建洞天園林,半年後你再向振衣請求遠行,好嗎?”

兩人說話時面對面也就離了一尺來遠,卻都低著頭看著對方的腳尖,星雲的語氣很輕很淡,而聽在張果耳中無異於天音震撼,因為那一句“你我既為道侶”。張果的心願居然已是既成事實了,當然巴不得答應星雲的請求,幾乎高興的要跳起來,想一把摟住星雲大聲歡呼,然而只是柔聲的答了一個字:“好。”

星雲與張果一起鑿建洞天園林,半年後要去遠遊祭奠星雲的父母以及褚遂良,梅振衣當然高興,把張果叫去道了一聲恭喜,並且託他辦一件事。他讓梅毅弄來一份關中一帶的行軍圖冊,指著一個地方對張果道:“張老,你若路過黃河南岸,順道去一趟此處,我託你把這片地方買下來,開墾田園。”

梅振衣要買的是什麼地方?是初溪、祖溪匯流入梅公河的那一片谷地,也就是穿越前的梅家原所在,在唐時。那裡還是一片雜樹叢生的荒野。張果是梅家忠心耿耿的老家人,一句多餘的話都沒問就點頭了,自會認真去辦。

梅振衣還交代。建造田園的一切費用盡管支取,託星雲師太設計。閒話少述,星雲與張果行遊一圈回到青漪三山後,沒有再居住接待賓客地聽松居,而是一起住到了張果平時修行的百蝠草廬,星雲有單獨的院落。而且星雲師太回來後,已經蓄起了長——她還俗了。

梅振衣要買下梅公河谷一帶地荒野。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建設園林開墾田地的費用,但比起青漪三山的鑿建遠不算破費。梅振衣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對一千三百年後自己的家鄉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想給張果與星雲師太一份禮物,這二人可是從小就照看他地長輩。

張果與星雲皆有飛天之能且苦海已歷,飛天來去監督田園建設也很簡便。等田園建成後梅振衣去看過,此時看不出穿越前梅家原的景象,星雲師太是按照私家莊園的格局來設計的。一片烏梅林環繞的小山坡上建有房舍,兩條溪水間的原野中有花園、農田、魚塘。已經有不少佃戶與僕從居住,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

烏梅林中主人房舍所在的位置,恰好就是當年梅太公的小院坐落之處。梅振衣暗歎一聲什麼話都沒說。張果在一旁道:“少爺,此處田園規模已成,是梅家在蕪州外的另一處產業,少爺要派何人來打理經營?”

梅振衣笑了:“張老。今天可以告訴你了。這處產業是我送給你與星雲皆道侶地賀禮。千萬不要推辭。我自幼父母不在身邊。是你照顧長大地。星雲又是我地啟蒙業師。這一點心意算不了什麼。”

張果當然推辭。梅振衣堅決要他收下。最後還以少爺地口吻下了命令。張果只得從命。梅振衣又說道:“此處是安星雲地意思建造地。我想你們一定滿意。將來如果在青漪三山中待悶了。還可以到自家田園來散散心。我也可以來做客。”

張果和星雲得了一處田園產業。而且是他們親手規劃建設而成。自然是喜出望外。張果也不常在此處。與少爺求了個人情。把梅五中調來做此地地大管家。梅振衣答應了。這裡也算梅家一片外圍基業了。業主是張果。

待到萬壽通天元年。武皇啟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彭澤一帶早已平靜。劉海也如約來到青漪三山拜見梅振衣交還金烏玄木劍。梅振衣見到他就笑了:“左遊仙應已對你說明。我欲收你為徒。若願受戒拜入我門下。這金烏玄木劍就算為師賜器。”

劉海當然願意。當場以師禮跪拜。幾日後正式舉行儀式入門。為梅振衣座下弟子。坐鎮五湖山莊。劉海向師父請教修行關竅。這幾年來他地修為日見精深。卻總覺得難以更進一步。梅振衣先未傳丹訣。而是教他煉製蟾光散。並以蟾光散引劉海入妄境。

妄境中幾番出入。劉海也破妄大成。梅振衣又從頭教他二十四洞天丹訣。與以前地修行相印證得失。他對這個徒弟非常滿意。左遊仙在崑崙仙境清修。每三年來一次。帶些仙境中地天材地寶前來拜見以示禮數。梅振衣也回賜不少靈丹妙藥。

這一段時間,蕪州又生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景教徒欲立寺,名為景福寺。

唐代天下各教流行,而蕪州這個地方也夠熱鬧的,先有翠亭庵入城,後有九林禪院建寺,現在連景教也來了。建此寺名義上說是奉詔,但官府只劃了城中一塊空地,讓教徒們自行建寺未撥錢糧。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教派,與後來所謂的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這三大教派都有些區別,甚至被傳統的基督教眾稱為異端,直到公元1994年天主教會才正式收回了對景教的異端之稱。

這一教派的創始人是南北朝年間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里斯託利,他主張基督有“人神二性二位一體”。對傳統基督教義最有特色的解釋是關於耶穌他媽媽瑪利亞的,里斯託利認為瑪利亞生下地耶穌只是一個凡人地肉身,瑪利亞只是耶穌的生母卻不是聖母,而耶穌是受到了上帝地感召,受通往天國的道路指引,喚醒了心中神靈的力量與德行,成為了基督。

這個解釋很有趣。可以視作一次古老地宗教改革,接著這個思路闡述教義——每個人都能以虔誠之心接受上帝的感召,想應基督的召喚。喚醒心中的力量,開啟通往天國的大門,得到永生。

這其實與基督教各教派的根本教義沒什麼實質區別,但是他對於基督人神二性二位一體的闡述,被其它教派斥為異端。

里斯託利被革去了大主教之職,但是這一教派卻流傳到了古波斯,再由波斯傳入大唐。貞觀年間。有一景教修士阿羅本帶著景教經文到長安獻於李世民,太宗對於這種“四夷賓服”之舉很高興,下令在長安建護國景教寺,後世稱為大秦寺。當時地長安絕對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經濟、文化交融的中心,有很多西域人在長安城中經商或居住,其中景教徒也有不少。

到了武則天當權的年間,武氏崇佛,各教之間多有爭端,景教也受到了衝擊。這時有一名景教修士也是一位西域富商。名叫阿羅撼,募集巨資在洛陽城中建了一座經幢,刻福音書於其上。並刻有有“天命歸於大周”等各種頌揚之詞,名為“大周頌德天樞”。與此同時,他在景教寺院中供奉武氏追封的歷代武家祖先。

武皇鳳顏大悅,下詔肯定了景教的合法地位,並允許其在各州府所在地建寺。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景教想取得政治地位。很多教義的包裝以及傳教方式都有了微妙的改變。比如它不反對教徒祭拜祖先。要知道,在一個以孝道為先的強大國度裡,要是宣揚只能拜上帝不能拜祖先,弄不好在鄉下傳教時會被一幫鄉民用鋤頭砸死,而官府可能都不會管。

另一方面景教最大的改變就是做了類似佛教化的包裝,比如景教修士也自稱為“僧”,也象僧人一樣食素,所修地道場不叫教堂而稱為“寺”,翻譯的經典中也吸收了很多中國傳統的哲學用語。同時也借鑑了當時流傳地道教經文。比如“上帝”的稱呼是“阿羅訶大天尊”。

關於景教教義以及如何成為“異端”,現代人可以做各種考證。但是唐代的老百姓卻不清楚這些,只知道這是西域流傳來的一種胡教,宣揚阿羅訶大天尊與救苦基督,信奉它可以得到救贖,前往光明天國。所謂“景”,就是漢語中的光明之意。

這種包裝以及傳教方式的改變,是在當時情況下一種技巧地權變,對很多字都不識、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基督的老百姓,必須用一種他們能夠聽得懂、好接受的方式傳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