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8章鴉片戰爭 (1 / 2)

“他更沒有意識到,義律以英國政府的名義收繳外商的鴉片,已經將商人貨物變為英國政府的財產,義律已經打好了算盤,準備以此為藉口向清朝發動戰爭。”

“3月28日,義律將20283箱鴉片上交林則徐,29日林則徐恢復了對商館的供給,兩萬多箱鴉片,讓林則徐認為他的禁菸工作取得了圓滿的階段性勝,他滿懷欣喜地向道光皇帝奏報廣東禁菸的勝利。”

“道光帝也稱讚林則徐辦事精煉不負眾望,君臣相得。”

“1839年6月3日根據道光帝諭令,林則徐在廣州虎門公開銷燬所有走私鴉片共19176箱零,這是有史以來公開銷燬的數量最多的鴉片,而就在道光君臣為禁菸的勝利歡欣鼓舞時,他們沒有預料到戰爭已經悄然而至。”

“原來早在3月30日,剛剛上交完鴉片的義律就向英國外相巴麥尊寫信。”

“巴麥尊收到來自義律的信件,而此前他也已經從其他的渠道知道了發生在種花國的事件,於是一向醉心於強權霸權的巴麥尊決心以此為藉口,說服政府向種花國出兵。”

“1839年10到11月間英國政府作出了侵華的決定,並向種花國派遣侵略軍隊,一場深刻影響自己國家歷史程序的戰爭馬上就要到來。”

“嚴禁鴉片走私是正確的國策,黃爵滋的奏請道光皇帝的決心林則徐的查禁,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做出的正確言行。”

“但在禁菸期間道光皇帝君臣並不通曉現代外交規則,以至於使義律等人找到藉口發起侵略戰爭。”

“包括略通“夷情”的林則徐在內的天朝君臣,被長久以來的上國思維迷昏了頭腦,以至於看到英國的軍艦到達,林則徐依舊認為不過是鴉片販子在利用武裝走私而已。”

“思想的封閉最終導致了天朝的崩潰,制度的落後終究難敵堅船利炮!”

徐達:簡直*****,這群外國混蛋早就想對大清出手了吧,就算不是這個理由,也會是其他,人家早就想打了,只不過給了他們好的藉口罷了。

朱元璋:但是,你得承認,我們就是落後,各方面落後,我們就是打不過人家!真的你們大清為什麼就閉關!

“別滅自己的志氣啊這事人家林大人確實做的不錯。”

“說得也是沒毛病,這場戰爭其實就用的一個“藉口”。”

“根本原因是英國已經基本完成工業革命,需要巨大的市場來消化其產品。”

“而我們種花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廣闊。”

“不過,由於推行廣州“一口通商”,使得中英貿易遭到嚴重的限制。”

“1825年,英國又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已經蔓延到鴉片戰爭之前。”

“英國資本家想用種花國的市場來緩解英國生產力過剩的問題。”

“所以這場戰爭是早晚要發生的,林則徐做的很不錯。”

“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林則徐便讓這群洋人妥協了,一週過去後,洋人還沉浸在自以為是的幻想裡,沒有一家洋商主動往官府上交鴉片。”

“林則徐大為震怒,直接下令封鎖廣州所有的港口,把廣州十三行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只允許十三行裡的種花國人走出來,等於說把洋人活活困死在十三行。”

“十三行裡大約有三百多個洋人,最後慘到衣食起居都要親自動手,英國駐清朝商業總督義律暗地裡向林則徐示好,結果被林則徐斷然拒絕。”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鴉片可以交給清朝官府,但是必須由義律出面辦理交接,同時清朝要給英商開具接收單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