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3章馬邑之戰 (1 / 2)

“漢初實行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馳山海之禁,開放礦產等資源給民間經營,國家僅官收稅。”

“該政策對於恢復地方的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許多商人透過經營鹽鐵等資源富裕了起來。”

“但商人也往往以財富來干預地方行政,結交諸侯,影響中央集權。”

“漢武帝遭遇到了財政危機後,便想方設法將鹽鐵等資源壟斷在國家的手中,將這些產業的收入作為國家財政收入。”

“元狩四年,漢武帝命令大農丞東郭咸陽、孔儀,侍中的桑弘羊共同籌劃管理鹽鐵之事。”

“第二年,他們出臺了一個具體的措施。”

“首先,將煮鹽、冶鐵等行業收歸國家管理,其收入作為財政收入。”

“第二,由政府招募鹽戶,並提供工具、費用,讓其為政府服務。”

“第三,禁止民間私造鐵器,煮鹽等。”

“第四,在郡縣設立管理鐵礦、鐵器的官員,專門管理鐵器的買賣。”

“這些官員會招募專門的鐵匠或者刑徒、徭役進行冶鐵、鍛鍊。”

“該計劃出臺後,董仲舒、司馬遷等認為這是與民爭利,堅決反對,不過漢武帝卻是堅決支援。”

“元狩六年,漢武帝正式下令實行了鹽鐵官營,隨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36個鹽官,48個鐵官,使得全國的鹽鐵生產基本控制在了國家手中。”

“推行鹽鐵官營的同時,漢武帝還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議,實行了均輸平準政策。”

“該政出臺主要針對朝廷在市場採購的價格被推高,運輸花費大等問題。”

“均輸的內容主要有兩項。”

“第一是,在大農部設立官員分別管理郡縣的鹽鐵運輸,將過去農民運輸到京城的物品販運到地方賣出。”

“第二,由政府向地方採購物品。”

“平淮就是由朝廷來調節市場的價格。”

“國家在主要的城市設立平準官,根據市場價格,貴時拋售,賤時收購。”

“這項政策不僅能夠降低採購的價格,還能夠打擊富商大賈囤積居奇,壟斷市場的行為。”

“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的全面推行,大大改善漢朝的財政狀況。”

“漢朝不僅利用豐厚的財政資源以反擊匈奴,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還用於地方的救災,穩定社會秩序。”

“正如桑弘羊所說:“往者財用不足,戰士或不得祿,而山東被災,齊趙大飢,賴均輸之蓄,倉廩之積,戰士以奉,饑民以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