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又要說到劉徹的姐姐了,同樣的公主,但權利這方面還是館陶公主更強一些。”
“話說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為了討劉徹的歡心,他特意在家裡養了很多非常好看的美女,想的就是有一天,漢武帝來他家玩,看上這些美女的時候,會給他一些賞賜。”
“漢武帝還真的來了,當平陽公主讓這些養了很多年的美女,來給漢武帝跳舞的時候,漢武帝竟然是一個沒有看上,他看上的是一個文靜善良的伺候這些美女的奴婢。”
“這個奴婢就是衛子夫,漢武帝想讓衛子夫跳一段舞蹈,沒想到還真會跳,劉徹很高興,他在換衣服的時候,就把衛子夫給臨幸了。”
“劉徹對衛子夫很滿意,到了回家的時候,平陽公主就把衛送給了劉徹,並且她叮囑衛子夫,苟富貴,勿相忘。”
“這時候大家本來以為衛子夫跟著漢武帝回到宮中後,就發達了。”
“可惜事實上不是這樣,漢武帝回到宮中之後,竟然把衛子夫給忘記了,這段時間長達一年之久,這一年漢武帝再也沒有見過衛子夫。”
“到了宮裡要遣散一些宮女的時候,漢武帝要親自過目,看看哪些宮女該打發走,哪些可以留下。”
“就這樣衛子夫再次被漢武帝看到,並且寵幸,這一次漢武帝是真的離不開衛子夫了。”
“劉徹和衛子夫廝混在一起的時日已久,皇后阿嬌就不高興了。”
“阿嬌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的母親劉嫖,劉嫖為了報復衛子夫,還把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給抓了起來,想把衛青給處死。”
“要不是公孫賀擋在前面,救了弟弟,弟弟可就真的死了,那時候的衛青還沒有打匈奴,僅僅是一個管馬的小官吏。”
“後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漢武帝后期寵辛他人,衛子夫自殺,其實也能知道,皇宮中可沒有真的感情。”
漢武帝從六七歲就開始當太子,16歲登基為帝,在位期間長達五十多年,時間真的很久遠。”
“皇帝上位,哪有不搞點政治的,漢武帝也是不例外。”
“漢武帝登基的時候,也是在“文景之治”的時候,和漢文帝,漢景帝不同的是,這兩位主張黃老之術,劉徹呢,是獨尊儒術。”
“那這個政治就要改革了。”
“在眾多學派中,漢武帝認為儒家思想最具優勢。”
“儒家主張仁愛、忠誠、禮義等道德觀念,強調君臣之間的義務和責任,這有利於維護封建等級制度,鞏固皇權。”
“此外,儒家還提倡教育,強調選拔人才,這對於國家的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漢武帝選擇了儒家作為國家的主導思想。”
“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
“透過確立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漢武帝可以更好地控制意識形態,使全國上下統一思想,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同時,透過選拔儒家學者擔任重要官職,漢武帝可以確保自己的政策得到有效執行,從而鞏固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