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9章賦稅徭役 (1 / 2)

“李世民一直以隋煬帝為戒,可晚年的他和隋煬帝有什麼區別,殺害忠臣,違揹人倫。”

“晚年更是和隋煬帝一樣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貞觀初年,李世民一再下令不準營建宮殿。”

“但僅僅過了十年,他就一反常態,大肆修建宮殿。”

“他不顧大臣的極力反對,不僅修建了仁壽宮、洛陽宮、飛山宮、玉華宮等十幾座宮殿,還在貞觀二十一年,又嫌皇宮悶熱難耐,花重金在臨潼驪山頂上修建了奢侈豪華的避暑山莊。”

“而且驕奢淫逸,唐太宗晚年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好好的享受,所以重新修復了楊廣當初修建的豪華宮室,收繳很多的美女藏到其中。”

“而且在一次無意中看到自己已故的臣子的女兒很是漂亮,就將她也納為妾!”

“此時的武則天僅僅十四歲!還命人常年在外給自己尋找美女,只要是漂亮的,都會給他送進宮去。”

[大臣張玄素等人認為此舉乃“承凋殘之後,殺瘡痍之人,費億萬之功,襲百王之弊”。]

[戴胃也進諫說,“營造不已,公私勞費,殆不能堪。”李世民不但不聽,還大發雷霆,治以“謗訕”之罪。]

“而對於大臣皇甫德參的諫言:“修洛陽宮,勞人。”李世民更是說出了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意思就是,老百姓如果沒有事做,就會驕奢淫逸瞎折騰,所以需要不斷勞役他們,讓他們不停地工作和幹活,這樣統治才能穩定。”

“一個以“民”為本,發展的國家,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可笑!”

“李世民晚年的大興土木,不僅耗費國家巨大的財富,更讓廣大老百姓負擔著繁重的徭役,以至於最後很多老百姓為逃避徭役,不惜自己把自己的手腳砍斷。”

“貞觀十六年,李世民還專門為此下旨“自今有自傷殘者,據法加罪,,仍從賦役。”

“意思就是,我不管你自殘到什麼程度,不但要罪加一等,還要繼續服徭役。”

“類似的事情,李世民晚年經常幹,直到臨終前一年,李世民才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

“唐朝一件讓百姓更加無可避免的事實問題,就是這個賦稅徭役。”

“賦稅是可以理解的,唐朝人多國強,這種局勢下國家需要百姓們的賦稅幫助來穩定國家根基。”

“不論什麼時代,為國家交稅都是人們應盡的義務,哪怕是現如今這般社會主義環境。”

“不過賦稅後的徭役就讓人很不能理解,如果是花錢徵兵為國家做貢獻倒也罷了,唐代的徭役完全是打著幌子利用百姓,讓他們成為國家的免費勞動力。”

“徭役的定義,它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們從事無償勞動。”

“它的受眾面積十分廣泛,幾乎面向所有群眾。”

“不過皇宮大臣家的子女因為身份等原因,可以不用加入徭役的步伐,但他們所繳納的稅費可就不是一般家庭的標準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前途尚好的前提,如果哪家人因為貪汙等問題出了意外,他們面臨的可就不只徭役,甚至還有被髮配邊關後半輩子都受苦的情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