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這話難聽,也確實是事實,太宗的孩子可是一點也不少,最後善終的好像就那麼幾個吧!
“這麼說也對!”張言希對於楊堅這麼說,也是同意的。
“我算了一下,古代大約有700多位皇帝,25個朝代,短命王朝的經典就是秦朝和隋朝。”
“實際上大唐王朝也是差一點成為短命王朝。”
“話說李世民共有兒女35人,兒子14個,女兒21個。”
“可是他的兒子很可憐,其中有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亡,1個幽閉,四皇子,李泰,還有2個被貶為庶民,僅僅有2個皇子善終。”
“其中三個被殺的皇子是:三皇子,吳王李恪,五皇子,李祐,十皇子,紀王李慎,這些都是被殺的。”
“其中三個自殺:七皇子,蔣王李惲,八皇子,越王李貞,十四皇子,曹王李明。”
“只剩下老九李治,第十三皇子李福得以善終。”
“其實看這些皇子,唐太宗李世民的生育能力還是可以的,他雖然半生戎馬,但是並沒有耽誤他“邊戰鬥、邊生產”,一口氣生了十四個兒子,但這十四個兒子,只有兩個比李世民死的晚。”
“說起李世民教子無方,李承乾肯定得算一個,當然也是有自身的原因。”
“按說在一幫忠誠正直的文臣武將影響下,應該是文能執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可是被立為太子之後,好的不學壞的學,性格還挺暴戾。”
“養不教父之過,作為一代英主,李世民的兒子居然如此性格扭曲,不能說不是李世民疏於管教甚至是放任縱容的結果。”
曹操:這個李承乾沒學到他老子的英明神武、從諫如流,卻想學他老子也來個“玄武門之變”,可是他沒想想,李世民就是殺兄屠弟囚父搶到的皇位,你這小兒科哪是對手?結果三下五除二,被“老爹兼老師”給廢為庶人了吧!
狄仁傑:這孩子,後面也有點飄飄然了,居然敢放話:“等我當了皇上,想幹啥就幹啥,像魏徵那樣的碎嘴子,我見一個殺一個,我就不信我殺了五百個,他們還不消停!”這話可真就性格扭曲的不像樣了。
皇太極:其實在李承乾謀反被廢之後,李世民曾經想立魏王李泰為太子,但是在大舅哥長孫無忌的堅決反對下,只好立了李治。
乾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看著李治那小子成天蔫蔫的,太宗就想換人了,可是他問錯了人,居然徵求長孫無忌的意見,那話怎麼說得:“你勸我立李治為太子,可是這孩子性格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我看還是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咋樣?”就白起那話,你不看看自己問的誰?
包拯:“從諫如流”的太宗皇帝確實問錯了人,這李治的親孃是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皇后,而李恪的親孃是隋煬帝的女兒,你說一貫幫親不幫理的長孫無忌的會怎麼回答?
趙匡胤:一點也不意外,讓長孫無忌回答那肯定是換不得,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時的長孫無忌說“太子李治忠厚仁孝,廢不得,再說太子換來換去也不利於穩定。”用這句話堵住了太宗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