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誰能想到,一代帝王曾經是個放牛娃啊!
李世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對百姓好,付出的回報都是加倍的。
楊堅:哪個皇帝不知道這個問題?楊廣你個混蛋玩意!
徐達:我家主公能力可不小,只要會善用賢才,沒有幾個不成功的。
程咬金:呵呵!隋煬帝出來鞭屍啊!這就是個任用賢才的例外。
朱棣:這個問題,父皇確實沒得說,當時離開郭子興,父皇也很無奈,郭子興能力不行,繼位也是夠嗆,如果是我們要想做大事,肯定就會離開郭子興,而當時父皇並沒有帶走很多人,只帶走了徐達、湯和等20人,而這都是我大明的大將。
“這事情上朱元璋還是很有眼光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作為起義軍的首領,人馬的多少往往代表著勢力的大小,如果朱元璋一走了之,帶走了很多人,郭子興肯定不會答應,而朱元璋只帶走了徐達、湯和等人,他們都成為名臣名將,但在當時郭子興的軍隊中並不起眼。”
“郭子興雖然眼看著這些將領都被朱元璋帶走了,但還是能夠將朱元璋送走,保住了自己的位置,優點大於缺點。也攔不住朱元璋。”
曹操:直說就是這郭子興能力一般。
多爾袞:眼睛都不知道怎麼長的,人才都讓朱元璋帶走了,而且是能立業的人才,這郭子興也是廢物一個。
“這些人確實也都是些人物。”
“他們也算是骨幹中的精英,至於兵馬,沒有又如何,有這些人才可以當將軍,還愁兵馬嗎?”
“當時元朝暴政,流民眾多,兵馬尚易招。”
“而事實也證明了朱元璋的先見之明,他離開郭子興不久,便逐漸集結了一批人馬,先後攻佔了定遠、楚州,打敗了元朝將領張知遠。最重要的幫助他開創偉大事業的人,李善長!”
“在我後世的一本《明史》中形容李善長:“李善長,字百字,定遠人。少讀書有智慧,學法家之言,多作謀略。””
“出自滁州,為參謀,有預謀,有酬勞,更見親信。”
“由此可見,李善長在朱元璋軍隊中的作用也可以說是因為有李善長的幫助,朱元璋才能夠最終開創大明王朝,李善長功不可沒!而朱元璋非常信任李善長,註定他日後不凡。”
“這段史料也記載了李善長的能力,李善長可以出謀劃策,而且史料還說他不是儒家出身,而是法家出身,這也決定了他在亂世中可以給朱元璋很多幫助在亂世,法家的作用比儒家大得多。”
“如果行軍打仗總有一個老儒生指指點點,那朱元璋就不用開創明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