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證明,李善長對朱元璋幫助很大。”
“他是朱元璋的智囊團。而在選拔人才上,李善長也幫了朱元璋不少忙。”
“因為當時朱元璋的勢力逐漸大起來,所以很多人都投靠了朱元璋,誰能用誰不能用,是李善長給朱元璋出主意的。”
“而正是在李善長、徐達、唐和、常遇春等文臣武將的幫助下,朱元璋不僅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起義軍的競爭對手,而且還派兵北上捉拿和大元一起以布林吉金脫歡帖木兒為首的元朝勢力逐出中原,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終於取代了成吉思汗鐵木真及其孫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從此開啟了我國古老的王朝,一個更替的新時代。”
“但是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外敵沒有了,內敵呢?”
“此時,逐漸步入晚年的朱元璋不得不舉起屠刀,對付那些得意洋洋的英雄們!”
秦始皇:這是?又一位殺功臣的皇帝?
劉邦:在這等著呢?我說為什麼這朱元璋前面問這個問題?絕對是老年的朱元璋問的,這還是下了手了?
李善長:???難道還有我?
徐達:又是因為“功高蓋主”的問題嗎?我難道被殺了?
馮勝:有種不好的預告!
楊廣:這可真是任用賢才,能力突出!呵呵!不還是怕自己掉下來!
“這算是朱元璋的過錯了,也是因為殺功臣太多,讓一些人把朱元璋稱暴君。”
“明朝有兩起大案,讓朱元璋幾乎屠盡了功臣,一個是“胡惟庸案”,一個是“藍玉案”。”
“當我把朱元璋排在第四位的時候,我就不認可他的過錯,那些人被殺,也只能是自己活該。”
“為什麼大明的一些百姓也不認可朱元璋呢,事實上,有些事情大家也是道聽途說,看不到深處。”
“朱元璋其實很開明,這些英雄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明朝建立後,這些囂張的將士無所不用其極,反而仗著自己的功勞,肆意妄為,踐踏明朝的法律,甚至欺壓百姓。這也是朱元璋不得不舉起屠刀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點和劉邦差不多,朱元璋知道自己快要壽終正寢了,他怕自己死後,這些功臣老將興風作浪,繼位的皇帝也收服不了,所以這個惡人朱元璋得當。”
“這把屠刀必須舉起來,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但也有他的冷酷和無奈!”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除了分封制,朱元璋,用西漢韓信和彭越的例子,警告開國功臣們,別飄了,但對功臣們,終究不放心。”
“於是,朱元璋,先對丞相胡惟庸,動手了,幹掉胡惟庸後,朱元璋藉機大興黨獄,幹掉了李善長、陸仲亨等人,還牽連了三萬多人。”
李治:分封制?這怎麼又出現了,這大漢的例子就擺在那,為什麼還有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