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章上位先斬功臣 (2 / 2)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打了近五年的楚漢相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隨著西楚霸王項羽垓下之敗後自刎烏江,漢王劉邦終於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天下英雄是一家,本著惺惺相惜、曾經有過的戰友情,劉邦把項羽以魯公的規格、禮儀葬在谷城,親自發喪,並在項羽墳前大哭一場之後。”

“一扭頭,快馬加鞭直奔定陶縣,又故伎重演,這次他不再是清晨假扮漢王使者身份才進入韓信軍營的劉邦了,而是大搖大擺從正門一路長驅直入直奔韓信的帥帳,光明正大地拿回他曾經授予韓信的大將軍印信,收回了他的大軍。”

“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曾經讓劉邦頭痛不已的楚霸王項羽已經死了,現在放眼天下,劉邦目前唯一打不過、懼怕忌憚的人,就是他的大將軍——韓信。”

“上位先斬功臣,劉邦還沒登基呢,先乾的事情居然是除掉韓信。”

“因為當時齊王韓信身居高位、手握重兵、佔據齊國,如果“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意”,前面花費這麼大代價剛消滅了項羽這頭猛虎,後門又跳出來一頭狡詐陰險的餓狼,這讓劉邦怎麼應付?”

“老話說:“身無長物,雄心自靡,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即使劉邦、韓信彼此信任、相互忠誠。”

“但保不齊有人看重韓信的價值,萬一在中間來個挑撥離間,那最後還是有可能刀兵相見、烽煙再起的。”

“所以,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的劉邦就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把潛在的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的厚黑帝王術,搶先出手,先解除威脅再說。”

“現在已經天下統一、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還要這麼多士兵幹什麼?所以,無論如何,韓信的兵權必須要馬上解除!”

“這還不夠,緊接著,劉邦在把彭越封為梁王的同時,改封韓信為楚王,限期離開齊國。”

“看到沒,戰爭剛剛結束、硝煙還未散盡,劉邦就急不可待地對韓信優先開始“修理”、“整頓”、“改造”了。”

“解除兵權好說,韓信心裡也明白劉邦的想法和擔憂,很配合也不敢反抗。”

“但是,剛封沒倆月的齊王也給換了,劉邦心裡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呢?”

“明著的理由是韓信勞苦功高,又是楚人,封為楚王不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彰顯他的功績和漢王劉邦對他最高獎賞嘛!”

“暗地裡的理由則是,首先這個齊王的爵位是韓信在劉邦被項羽打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時他伸手要來的,劉邦當時心裡就很不爽。”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