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8章大丈夫當如是 (1 / 2)

“公元前223年,劉邦透過考核成為秦國官吏,為泗水郡亭長。”

“在一次送人去咸陽服役的路上,他偶然見到始皇帝坐車出巡,充滿帝王貴氣,引得劉邦羨慕,脫口感嘆:“大丈夫當如是啊!”

“一句話,把劉邦塵封在心裡的志向表達得淋漓盡致。”

“或許劉邦從少年時就心存高遠,看似放浪形骸,實則是為成“大丈夫”做第一步準備:積累人脈。”

“從劉邦結交人脈的本事可以看出,還有一點,就是從與呂氏結親中可見一斑。”

“剛才女皇說得是沒毛病的,要說劉邦,怎麼可能沒有呂雉的身影,這位前期對劉邦多照顧的女人。”

“呂雉的父親呂公因與人結仇,來到沛縣定居,他與縣令交好,當地人都上門拜訪攀關係,喜歡廣交人脈的劉邦也過去湊熱鬧。”

“主持接待客人的是沛縣主簿蕭何,規定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只能在堂下就坐。”

“劉邦身上沒有那麼多錢,他拉不下臉來承認,就信口開河:“我出一萬錢做賀禮!””

“呂公聽說後,親自出來迎接。”

“蕭何在沛縣任職,自然知道劉邦是什麼人,在旁邊揭穿劉邦的謊言。”

“但呂公根本不在乎所謂的賀禮錢財,他看中的是劉邦的膽色和麵相。”

“原來呂公素有相面之術,觀劉邦面相,認為他是大富大貴之人,甚至願意將女兒呂雉嫁給他。”

“於是,劉邦仗著臉皮厚、膽子大,先是被呂公奉為座上賓,後成為女婿,又為自己積累下一筆人脈資源。”

“我這裡呢先不講呂后了,現在講大家或許聽的不如意,這位貫徹劉邦一生的女人,只能講完劉邦才能知道她為什麼會從賢妻良母變成禍國殃民的妖后,不過大家這時候也應該知道,這時候的劉邦還是個小小的亭長,呂雉是下嫁。”

“我繼續來講劉邦。”

“在外人看來,或許會認為劉邦死要面子,滿口花花,不過是虛有其表。”

“但對劉邦個人而言,這事大有可為,不過說一次大話而已,成則攀上一道人脈,不成,無非丟個麵皮,不足掛齒。”

“權衡利弊,得失有道,他的眼界可見一斑。”

“當然,劉邦也有缺點,而且很明顯,他貪杯,好色,好面子。”

“與之對應,他的優點同樣明顯,那就是敢做敢拼,這一點,卻是很多成大事者都具備的。”

“瀟灑不羈,膽色過人,幾乎無所顧忌,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才使得後來人將劉邦評為無賴作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