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狠!永樂大帝挺狠的!
朱元璋:老四?事情不查清,就把人殺了,還是為了女人,殺死上千人,你是真夠可以的!
康熙:朱元璋你不覺得朱棣完全繼承了你的殺伐果斷嗎,?尤其在登基之初,為剷除異己加強專治皇權,十分心狠手辣,他很像你。
朱元璋:……
“朱棣什麼過?兩個字“殘暴”,他的殘暴還發生在一件事情上。”
“朱棣面對經過隱忍多年、浴血奮戰換來成果,內心既興奮又惶恐。”
“即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他的所做所為也無異於謀反,不僅違背了祖宗之制,還會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為了鞏固統治,堵住悠悠眾口,他謊稱自己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此外還對前朝遺留的大臣痛下殺手,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建文帝統治集團核心人物,均慘遭毒手。”
“朱棣甚至不放過他們的家人,誓死追隨朱允炆的方孝孺,被關入大牢處以極刑、誅殺十族。”
“雖說新帝即位著手解決不忠於自己的大臣,很是常見,但做到像朱棣一樣殘忍的,還在少數。”
“單因方孝孺之事連坐被殺的,就有八百多人,另外一些被流放、戍邊的人,更是難以計數。”
“朱棣似乎是恨透了朱允炆,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只要與他牽扯上關係的人,下場都很慘。”
“與此同時,朱棣還廢除了建文帝的一切改革政策,恢復明太祖時期嚴苛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這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使明成祖朱棣像極了暴君。”
秦始皇:人無完人,誰能無過?
武則天:誰能無過呢?何謂明君?何謂暴君?勤政愛民,勵精圖治,選賢舉能廣開言路,是為明君,魚肉百姓,酷刑治國,輕信讒言任用小人,是為暴君,而朱棣的過,只不過殘暴而已!
朱棣:暴君?我會在乎嗎?從做人來說,我自己也承認不能算是一個好人,但是從身為一國之君的天子來講,難道我不是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皇帝嗎?
范仲淹:做一個純粹的好人難,做一個萬民敬仰的好皇帝更難,但是,不論如何,永樂大帝還是一個有魄力、有作為的皇帝的。
“賦稅太高,勞民傷財,永樂大帝這難道不是你造成的嗎?”
朱棣:唉!你對我們瞭解,也應該懂,我對農業方面也有過改革,我為什麼被稱“馬背上的皇帝”,我就是想打退蒙古,打仗沒支撐了,造成了最後百姓的痛苦,真不知道這五徵蒙古,打的對不對!
“唉!我也不懂你們,為了打仗苦了百姓,不打仗,百姓安定了,後果有可能造成國家滅亡,這事情我是看不清楚。”
“不管如何看待,這農業是各朝都想要發展起來的。”
“在古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十分脆弱,倘若碰到天災,農民可能就會瀕臨破產。”
“但是在古代,農業又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保證農業生產是每位皇帝都需要面臨的課題,顯然明成祖朱棣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朱棣從小在軍營中長大,跟隨多位名將學習帶兵打仗,有勇有謀,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