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與霸王項羽伐秦後各自為王,經過數年的征戰,最終劉邦建立其了大漢江山,即是西漢。”
“而王莽則是西漢末年的政治人物,本為臣子,最終卻奪位而立新朝。”
“此二人都對西漢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不過一人是立,一人是破罷了。”
“歸根究底,王莽與劉邦之間相差了兩個世紀,本該是無甚聯絡,卻因為一個傳說夢而有了絲絲聯絡。”
“如果說只是一種巧合,一種戲言,可是這一句戲言居然被記錄在《史記》中,那這個傳說可就不一般了。”
“漢朝經歷了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的時期,共四百多年之久。”
“而便是在兩百年左右的時間節點,王莽殺死漢平皇帝,篡奪皇位。”
“由此來看,昔日漢高祖劉邦身上的戲言傳說似乎成了真,王莽難道真是劉邦劍下白蛇的轉世嗎?”
“那就看大家的想象,我還是要用平凡的眼光看待整個事情。”
“王莽生於漢元帝時期,亦是西漢末年的世家大族之後。”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當朝的太后,其家族的叔伯亦是西漢朝中的高官,如此家族可謂是鼎盛。”
“王政君入宮一年多,漢宣帝劉詢讓王皇后在後宮挑選適合的宮女送給太子。”
“皇后挑了五個女子,其中包括王政君。”
“當太子到皇宮時,對這五個女子缺乏興致,但又不想違逆母后旨意,便說:“其中有一個人可以。””
“這時因為王政君坐得最靠近太子,且打扮素雅,所以大家都以為太子屬意的就是王政君,遂將她送到東宮,劉奭與王政君就這樣成了夫妻。”
“太子原本已有姬妾十多人,但長年以來一直都沒懷孕,而王政君成為太子妃後,一夜之間竟然懷孕了,這使漢宣帝非常高興。”
“公元前51年,王政君分娩生下一子,漢宣帝親自為皇孫命名為劉驁,字太孫,時時帶在身邊。”
“公元前48年漢宣帝駕崩,劉奭即位為帝,是為漢元帝。”
“先封王政君為婕妤,三天之後升她為皇后。”
“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劉驁即位為帝,是為漢成帝,尊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后,舅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同母弟王崇為安成侯。”
“後來又同日封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
“儘管王莽生於這般的家族,但幼年同樣有些坎坷,因其父親早逝,他沒有了父親的庇廕,自然是會走得坎坷一些。”
“幸而,他還有一個當朝大司馬的伯父王鳳。”
“在伯父王鳳病重時,王莽日夜為其親嘗湯藥,護理照應,自然也就讓王鳳十分憐惜這個侄子了。”
“於是在王鳳死前,用自己的資源換來了王莽被漢成帝欣賞的機會。”
“儘管有如此機會,但王莽還是在而立之年才真正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