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范蠡朕要不要把你供起來,說實話,我也想要發財。
程咬金:你還要問,我剛才就吩咐人去刻個小像了,我要供在家裡,保佑我發大財。
趙佶:那我也要來一個!
……
張言希看的直樂,你看這財神到哪都受歡迎。
“咳咳!聊正題!”
“范蠡出身貧寒,家境困難,在小的時候,家裡條件就不好,這也培養了他堅強、忍耐的品格。”
“他小小年紀十分的聰明,博學多才,學富五車,有著相當廣闊的眼界與智慧。”
“范蠡的智慧也是極其出名的,周圍的鄉親父老提起范蠡都讚不絕口,是金子總會發光,范蠡這樣的人才自身的才能足夠優秀就缺少了恰當的時機去獲得成功。”
“很快,范蠡的才能就被楚國的上層貴族所發現,並且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貴人——文種。”
“文種向楚國的國君推薦了范蠡,楚國君主看在文種的面子上,便給予范蠡一個官職。”
“但是我們也知道當時楚國的內部是相當腐壞的,著名的楚國詩人屈原因為不滿楚國的政治風氣、改革失敗,無力迴天,發出了“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嘆,最終跳入了汨羅河中。”
“范蠡的出色的才華無處施展,未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范蠡性格高傲,不委曲求全,向黑暗低頭,於是最終決定離開了楚國,去別處施展才華。”
“范蠡在楚國四處碰壁之後,便毅然決然地離開,這也為他後來與越王勾踐的遇見埋下了伏筆。”
“說到楚國了,我真想說說楚國兩句,國土面積巨大,確一點成長都沒有,一直是一個處在水深火熱的國家。”
“戰國時期有著韓、趙、魏、楚、燕,齊等國,但最後的結果是秦朝統一六國,建立起了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君主專制王朝。”
“只能說楚國未能像秦國那樣有著經驗豐富且富於改革的領導者與革新者,楚國的改革未能進行到底,國家的權利最終被保守勢力的舊貴族所掌控。”
“楚國當時的政治環境黑暗,未能將真正的賢能人士發揮利用,甚至許多的國家棟梁都被迫害致死,例如屈原對這個國家深感無奈縱身跳入汨羅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