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鮑叔牙十五六歲、基本上能夠獨立生活的時候,他的父親才允許其回老家長住!”
“正是在鮑叔牙回老家的時候,命運之神天特意安排了這二位奇人的相遇。”
“年齡相當、性格相合,對於兩個年輕人來說,這已經足夠成為好朋友了,其他什麼家庭、地位,對於他們來說都算不得了什麼。”
“交往一段時間之後,兩人都被對方的人品所深深地吸引和歎服了。很快,兩人就拜了把子——今生今世,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天災人禍,永不分離!”
“拜完了把子,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擺在管仲面前的路,是相當艱難的,自己的母親年老體衰,雖說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但至今卻連一份正當的工作都沒有。”
“為了餬口,他不得不做起了小生意,但他家貧如洗沒有本錢做生意,幸好他有一位好朋友鮑叔牙,他出資幫助管仲經商。”
“但在春秋時期,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此經常受欺負,在困難時期甚至還做過扒手,可見多麼落魄。”
“除了做過扒手外,他還非常貪財,鮑叔牙在生意中出力做多,而且還是出資者,本該得到的回報也最大,但管仲見了錢就眼紅,往往獨貪大頭。”
“鮑叔牙也不和他計較,畢竟他需要資金,在政界活動,想在政界發展,是需要用錢打點的。”
“好了,本錢有了,那就開始準備準備進貨吧,由於二人誠實守信、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再加上二人面對顧客一團和氣,所以,在兩人的精心經營下,生意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兩人就約定好,每次貨物賣完之後,二人就按投的大小分錢,誰投的本錢大,誰就多拿。”
“俗話說的好,“親兄弟還要明算賬”,但是對於管鮑二人而言,此時他們的的交情,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人家的兄弟,具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手足之情。”
“或許是生活改變了管仲,他逐漸變了。”
“因為兩人的友情,每次分錢的時候,鮑叔牙總是讓管仲來分。”
“但管仲分的時候開始不講原則了,每次都偷偷給自己多分一些。”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時間長了,鮑叔牙身邊的的隨從漸漸地看不過去了,悄悄的對鮑叔牙說:“管仲這小子也太貪心了吧,他該拿這麼多麼?鮑叔牙你也真是的,每次都吃虧,你說你不說他也就罷了,還繼續和他合夥做生意,長此以往你能掙著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