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0章善始者不必善終 (2 / 2)

“因此,樂毅回了他一封信,措詞溫婉,語意誠摯,然而對他離燕就趙,卻作了有力的申辯,同時,也說明了他不能回去的衷曲,誠摯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燕惠王知樂毅不歸之志已堅,又恐其怨己報仇,遂封仍在燕國的樂毅之子樂閒為昌國君,以示寵絡,而樂毅也決不因個人得失而說趙伐燕,以洩私恨,甘居趙、燕兩國客卿的位置,往來通好,最後卒於趙國。”

“樂毅用自己的才幹為燕昭王訓練一支善戰的勁旅,為燕國取得了重大的軍事勝利。”

“在戰爭指導方面,充分表現了他的軍事素養和指揮才能,他把外交鬥爭與軍事鬥爭結合起來,把軍事攻勢和政治攻勢結合起來,注意爭取與國而孤立強敵,善於服其心而不急於奪其城,這在當時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正是因為他具有這種深遠的戰略思想,所以才取得了伐齊戰爭的重大勝利,為我國古代戰爭史譜寫出輝煌的一頁。”

“他雖然沒有留下什麼軍事理論著作,但是他的政治思想、軍事思想和指導戰爭的原則,在我國軍事史上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吳起:比我好多了,至少可以全身而退!

蒙毅:還得有好的君王,你看這燕國就出了一位燕昭王!

劉徹:屈身招募賢士,廣納人才,先禮待郭隗為上賓,幫助自己招賢納士,使燕國逐日變得強大,好不容易一系列措施讓燕國強大了,誰知燕昭王死後,上位的君王這麼小氣,大家和小家不知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後嗎?

李世民:齊國在當時雖然可能不是最強的,但也是數一數二的超級強國,至少比燕國強大得多,燕昭王之所以立志強國強軍,是因為當初齊國入侵燕國,給了燕國很大的屈辱。

這樂毅也是厲害,雖然是五國聯軍,但主力必然是燕國軍隊,樂毅率領聯軍打得節節敗退,後來四國軍隊撤走後,樂毅指揮燕國軍隊繼續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座城池,齊國只剩下莒城、即墨兩座城了,可惜在即將功成之際,新上任的燕惠王猜忌樂毅,臨陣換將,導致伐齊之敗,就這方面確實和趙構差不多!

李隆基:這燕惠王真也蠢到了家,只因做太子時的一些個人恩怨,就置軍國大事於不顧,還哪有人君之量!

館陶:睚眥必報的主,確實是小氣之人,這麼點事情都能記這麼久!

“現發放獎勵鐵騎一萬,固體丹一顆,小還丹五顆,軍糧五萬,隨機自選武器哈。”

蒙毅:羨慕三位!

秦良玉:又是三把武器,雖然我也有,說實話對於幾位的武器還是羨慕極了!

馬皇后:這次的獎勵確實都不一般,好幾次的榜單,這是最高的。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