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其他幾位來說,這位十哲之一的資料並不是很多,田穰苴,又稱司馬田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是田完的後代,齊田氏家族的支庶。”
“田穰苴是繼姜尚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著名軍事家,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子孫後世稱司馬氏。”
“歷史太過久遠,到了後世有些資料早就流失,我只能簡單介紹下,能入武廟的人他的光輝事蹟也是不小的。”
“田穰苴雖出身於大家族,古代人對於庶出並不看好,因是妾生,田穰苴並不被重用。”
“春秋時不管是諸侯還是貴族,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丈夫跟妻子生的孩子叫嫡出,跟其他妾生的孩子都是庶出,甚至有些貴族跟不是妾生的女子也會生孩子,這樣的更是庶出中的庶出。”
“這些庶出的孩子,是沒有資格繼承貴族職位的,頂多能混個衣食無憂,除非家族發生了極大的動盪,他們才有機會上位的。”
“可這些庶出的孩子裡面,不管品行如何,有些是有真本事的,這些人是不甘心混吃等死的。”
“比如齊桓公時期的奸臣開方,他就是衛國的庶長子,雖然是長子,可開方在衛國的發展之路是堵死的,所以他跑到齊國,得到了齊桓公的信任,把齊國攪和的夠嗆。當然了,田穰苴也是庶子裡的佼佼者!”
“田穰苴作為大貴族田家的庶子,一身的文韜武略,可就在那憋屈著,不能得以施展。”
“田穰苴直接在晏子面前展示了他的本領,讓這位國相刮目相看才得到了晏子的推薦。”
“田穰苴知道這是他的機會,又在齊景公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得以登臺拜將執掌兵權。”
“能有如此成就,肯定離不開他的努力,他從小聰穎好學,尤其對軍事有異常天賦,田穰苴發跡在齊國危難之際,齊國被晉、燕兩國圍攻,屢屢戰敗,宰相晏嬰向齊景公舉薦田穰苴,於是齊景公召見了他。”
“齊景公這人是個不折不扣的酒暈子,心情好了,就聽聽賢臣的諫言,心情不好,就隨諂臣飲酒取樂。”
“齊景公見了田穰苴,二人直接喝上了,兩人你來我往的喝著酒,暢談軍國大事,十分投機,於是齊景公立刻任用他為將軍,令其率軍反擊晉燕軍隊。”
“一個無功名的新人,想在軍隊站住腳,決非易事,田穰苴做的第一件事,是樹立威信,於是他請齊景公派一位寵臣做監軍,齊景公派了最寵愛的大臣莊賈。”
“莊賈屬於景公的諂臣派系,整日陪齊景公玩耍,深得寵愛,田穰苴和莊賈約定第二天正午營門點兵。莊賈因為做了監軍,很是高興,好友為其祝賀送行,飲酒至深夜,加之又不甚懂軍規,拖延至第二天下午才趕到營門。”
“於是,田穰苴立斬莊賈,營門示眾,眾軍駭然,一時間,田穰苴的威名傳遍全軍。”
李斯:這殺雞儆猴,可憐了莊賈。
李世民:莊賈雖死有餘辜,但多少有些冤枉。
李隆基:這田穰苴是不是有點太囂張了,剛當個官就把受寵的莊賈殺了。
扶蘇:且不說前一天為莊賈送行的好友裡,是否有田穰苴的細作,或對莊賈奉承灌酒,或在酒裡做手腳,只說田穰苴請求齊景公派寵臣做監軍,而非賢臣,就不難看出田穰苴對這件事早有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