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李勣已經是唐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了,他的姐姐病種臥床,李勣為姐姐燒火煮粥,大風吹過炭火燒了自己的鬍鬚。”
“李勣姐姐就勸他,“你是一個宰相,自己手下的僕人那麼多,讓他們做就行了,你何必自討苦吃呢?”
李勣當時回答說,“怎麼可能沒有下人去做這些事情呢,不過是姐姐你的年紀大了,連我的鬍子都白了,想要這樣長久的給姐姐熬粥也是不可能的了。”
“弟弟為生病的姐姐熬粥本來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發生在宰相身上顯得意義非凡了。”
“李勣雖然身為宰相,家中很多僕人可以使用,但是他仍然親自動手,在李勣煮粥侍姊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李勣的重情重義,珍惜親情,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也不一一說明了。”
徐皇后:這是皇家難有的親情。
各朝君臣都懂,到了他們這地位,哪有什麼真正的親情可言,只不過是相互的利益罷了。
“李勣不僅是名武將,而且知人善任、智勇雙全,每次指揮行軍作戰時,他都籌劃有度、能臨敵應變,還常與共事之人一起謀劃,辨別計策的好壞,每當聽到別人一點好的計謀,他便高興地聽從。”
“他所得的賞物,大都分賜手下將士,作戰取得勝利的時候,大多把功勞讓給部下,因此其部屬都願意為他效死力,他率領的部隊所到之處,大都能破敵取勝。”
“當時平定虎牢關時,李勣抓獲了王世充所授的鄭州長史戴胄,知道了他的品行好、有才能,於是很快就釋放了他,被李勣推薦的良才,後來都做到了顯貴的高官,當時人們都齊稱李勣有知人之明。”
“因李勣對唐朝忠心耿耿,盡心盡職服務終生,所以被他效忠的皇帝們給予了他很多地寵信與榮譽。”
“有一次李勣患上急病,太醫說鬍鬚燒的灰可以治療此病,李世民就立刻剪下自己的鬍鬚,為他和藥。”
“感動得李勣連連叩頭哭謝,直至出血,李世民卻說:“這是為了社稷江山考慮,並非為你個人,有什麼可謝的?””
“他的皇寵還不止這些,最重要的是當時李世民的託孤,這對李勣可就不是一般的信任了,是信任也是牽制,牽制長孫無忌。”
“前面有講過,唐高宗時期最出名的事情莫過於立武為後了,李勣當時也參與了其中,而且站邊武后。”
“如果沒有他孫子後面的操作,整個家族都會得到不少財富,也會對自己後代穩定生活,可惜了有人非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導致了後代滅亡。”
李勣:……
“當時的立後,搞的沸沸揚揚,此次改易皇后的舉措,名義上是給後宮換個女主人,但實際上卻是打擊元老、重振皇權之舉,無論如何都不能失敗,正因如此,唐高宗便將李勣召來,向他尋求應對之道。”
“李勣看穿了皇帝的心思,於是便以冊立皇后乃是皇帝“家事”為由,勸說唐高宗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