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朕想起了扶蘇,看兩人的成績,李承乾做的比我兒扶蘇好,說不好聽的就是“書呆子”,一位太子優柔寡斷,各方面能力都不行,就算這樣朕也沒想過換他,扶蘇不聰明,可是他知道學,儒家不行,朕換人教,甚至朕都可以親自教學,因為我認定了這位太子,他就算千不好萬不好,朕會直接換人,而不是吹風,讓他們走上歪路!
秦始皇:胡亥什麼樣的?趙高畫質楚,朕更清楚!他就不是那塊料子,對於他能上位,朕也是萬萬沒想到,可是我聽到他上位後,就算前面不說二世而亡,朕也知道大秦走不遠?為什麼太子偏偏優秀,最初寄於厚望的你,你這個做父皇的又不愛了呢?
呂雉:或許這就是皇族,不是人人都是始皇,始終都有一個目標,古往今來又有多少女子因為被寵愛,子憑母貴的,廢除原本的太子的?
劉秀:呂后,你也不看看自己怎麼對朝政的!
呂雉:哈哈,急了!有人急了!
館陶公主:呵呵!笑死了!又沒指名道姓的點你?自己惱羞成怒了?
“呂后這句話說的沒毛病,太子二字,意味著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等到皇帝駕崩之後,太子便名正言順地繼位成為新皇。”
“但是,這僅僅是沒有意外的情況下,看遍歷史還是有很多隻做了太子,沒能做成皇帝的人,太子李承乾也只是其中的一位而已。”
“太子歷來不好當,任何時候都一樣,作為太子,意味著你將會是下一屆皇帝,所以會有些人勾引你,在你身上進行政治投資,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你身上,更有甚者,就是有些覺得自己在政治上不太安全的人,會主動挑唆、攛掇太子去反對現任的皇帝。”
“也確實有許多原本太子之位,因為母親的逝世和做出一些廢位的事情,連累到了太子之位,與之相反受寵愛的妃子,兒子有可能也會跟著受寵愛,就如劉秀皇帝的愛屋及烏。”
“而對太子來說,最大的危險也在於,自己在順利登基之前,實際上始終是不安全的,現任的皇帝隨時都有可能換人。”
“而那些一旦被撤換的太子,從太子位上掉下來的人,也很難有好結果,所以,一旦有太子發現自己位置不保,就會鋌而走險,放手一搏。”
“還有一些作為太子,皇位繼承人,如果很不幸的遇到了一個長壽的父皇,自己的處境就很悲劇了,只能一直當備胎。”
“有些更悲劇的人則是,好不容易熬到父皇駕鶴歸西,自己登上帝位,但是自己也已經垂垂老矣,在龍椅上坐不了幾天就也追隨父皇而去了。”
“比如明成祖的太子仁宗,登基只有十個月就去世了,萬曆的大兒子也是好不容易熬到萬曆駕崩,自己當皇帝才一個月就去世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急不可耐的太子也會鋌而走險,想提前登基。”
曹操:這倒黴催的,哈哈!
“當然,這種太子在處境危險的情況下,鋌而走險,放手一搏,也有成功的案例。”
“比如武則天晚年,寵信上官婉兒、武三思、張易之兄弟、太平公主,作為太子的李顯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兒子女兒都被武則天下詔處死。所以,張柬之、魏元禮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殺入皇宮,迫使武則天提前退位,李顯提前登基。”
武則天:沒想到,輪到朕的身上了。
扶蘇:也是寵信宦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