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沒感受到民間疾苦,再成熟他也還是個孩子,在加上超越父皇的壓力強加在他的身上,讓他有了叛逆的人性,導致了後面的悲劇。”
“一個剛剛失去母后保護的孩子,他才十幾歲就被你們逼出了一種精神疾病,或許在你們那這就是個“心病”,在後世這它有一個了可怕的名字——抑鬱症,嚴重者甚至可以自殺。”
“重壓之下無法宣洩,又失去了可以聆聽心聲的慈母,再加上足疾的原因,正處於叛逆期的李承乾終於讓你們毀了!”
“李承乾喜歡音樂,他讓人蓋了一座樂坊,一個太子喜歡音樂,又不是勞命傷財的大建築,他只是想有屬於自己的樂坊而已,可是這幾位輔臣可看不慣。
“于志寧就上書批他:“華麗不?隋朝就是滅亡於奢華之中,你想學他們麼?”李承乾與宦官玩樂,于志寧又上書批他自甘墮落,甚至將他與秦二世胡亥做起比較。”
胡亥:愧不敢當!
康熙:有點過了,胡亥如何能比?那位是隻知道吃喝玩樂,一些簡單的事情都不懂,這位能力還是有的。
秦始皇:扶蘇我也沒這麼嚴過,評才智不應該拿胡亥比,和扶蘇比還差不多。
孝莊:一群皇帝可以給妃子建宮殿,甚至高貴的女子都可以為了看戲,建一座馬戲班子,他堂堂的太子建不了一座樂坊?
司馬懿:這還不是李二的錯,他一個人都受不了魏徵,還給自家兒子安排三個,你這安排讓你兒子活命了嗎?
李世民:我沒想到~我只以為這樣他能更快的成長!唉!
“孔穎達更是,稍微有點過錯就痛批,有人勸他,太子大了,不應該只是痛批,他無所謂,還絕得這麼做,是為了李承乾好!”
“李承乾就這樣爆發了,“一點點過錯你們就噴,那我乾脆破罐子破摔給你們看!”抱著這樣的念頭,開始了他的宣洩。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李承乾就稱病不上朝,長達幾個月的也有。態度很鮮明,就是一句話:“別惹我,不然老子不幹了。””
“李承乾做的事,開始越來越扯淡。”
“他對一個太常寺的樂童極為寵幸,稱為“稱心”,與之同吃同住。”
“李世民哪裡能忍,下令將稱心等人誅了,李承乾大為悲痛,私自於東宮內修建小屋、塑造雕像,早晚祭奠以思念稱心,又認為這事是被李泰所告發,對李泰極為怨恨。”
“為什麼我會說李承乾有了一種精神疾風,他的腦回路完全不正常了,他居然說:“如果有一天繼位當了皇帝,要去投奔阿史那思摩,在阿史那思摩手下做一名將軍?”還特別喜歡突厥的遊戲,說話說突厥語、穿衣穿突厥衣服!”
李斯:是我耳朵出問題了嗎?我怎麼聽這個太子要投奔異族?
喝酒的李世民聽到這愣住了,一鬆手酒瓶子直接掉地,“砰”的聲響,瓶子碎了,留了滿地的酒,李世民也回過神了,他更不可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東西。
就算他做父親的嚴厲,做的不對,一位太子也不該有此心思,說這話還是他給予高望的兒子。
狄仁傑:能否容我講吓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