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三兄弟,天天對我不滿,遇到我就噼裡啪啦一頓罵,這次好了吧,挨爆了吧,人家堂堂的吳國的王求娶你女兒當兒媳婦,你還不樂意,真是自大。
司馬懿:怎麼聽說關羽對諸葛亮也是挺不滿的。
劉秀:這真的是挺夠自負了,說白了,一個君王一個臣子,人家上門求娶,關羽是高攀,就算不同意,也不能侮辱人家的,武將就是莽,沒一點智商可言!
諸葛亮:關羽能力還是行的,這次是真的太自負了。
周瑜:你可真是個老好人。
司馬懿:呂布死後,關羽就自恃天下無敵了,見誰都像是插標賣首之徒。
“接下來就很清楚了,孫權趁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偷襲了荊州。”
“關羽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的襄陽、樊城,史稱“襄樊之戰”,此戰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老闆都被打得想要遷都了,在打的曹軍節節敗退的時候,江東鼠輩趁虛而入,偷襲荊州,關羽遂敗走麥城,最終被吳軍俘殺,一代武聖最終落得屍首分離的下場。”
“致使劉備不但丟了荊州,就連蜀漢第二人物關羽也身首異處,
於是,盛怒之下的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親自率領數萬兵馬,對東吳發動大規模戰爭,面對氣勢洶洶的劉備,孫權遣使請和,卻遭到了劉備的拒絕。”
“這時候的劉備直接怒火中燒了,求和怎麼可能同意,你都殺我兄弟了,還求和?而正因為如此中了孫權的計謀,讓蜀漢的天下直接衰落。”
“在知道不能求和後,孫權一邊向曹魏稱臣,一邊命令陸遜帶直接兵迎戰劉備。”
“劉備盛怒之下求勝心切,兵鋒正盛,陸遜分析後認為,吳軍應當暫避鋒芒,有句話叫“天時地利人和”,勝怒中的劉備完全忘了看周圍的地形環境,只覺得人帶的多,肯定沒啥事,就這樣讓對面給打的很慘。”
“於是,陸遜率領吳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夷道、猇亭一線,就這樣,吳軍退出了高山峻嶺的一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劉備。”
“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雙方一直相持到222年的六月,由於陸遜一直堅守不戰,懇求速勝的蜀軍逐漸軍心渙散。”
“陸遜認為時機已到,開始進行反攻,並且想到了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法。”
“一場熊熊烈火燃上了蜀漢軍營,夷陵之火,致使劉備慘敗,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