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李恪(二) (2 / 2)

“但皇宮中到處都是眼線,作為太子的李承乾自然也就聽說了這件事,便“病急亂投醫”帶兵造反直接代替李世民之位,這樣一位整日萎靡不振的太子終究是敵不過老辣的李世民,最後也沒有落得一個好的下場。”

“太子之位空缺,引得眾多皇子蠢蠢欲動,然而唐太宗心中卻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

“在唐太宗的心中他與楊妃的兒子李恪為太子最為合適的人選,就其個人來說,他英武果斷,心懷大志,可以說是立儲的不二人選。”

“唐太宗為什麼不立李治呢?因為在他的眼裡李治是仁弱的。”

“可是長孫無忌不同意啊,當時關隴集團勢力那麼大,唐太宗只能立李治為太子。”

“本來以他的才幹是最有望被立為太子的,但他有著隋朝皇族血脈,無論是長孫無忌的壓迫還是怕有改朝換代的風險,他都不可能會封為太子,而他也因為自己的身份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就因為這件事,長孫無忌與李恪從此勢同水火。”

“而唐太宗想立李恪的想法,並沒有就此打消。”

“唐太宗立李治後大半年的時間,他覺得這個小兒子才十五歲,一直被養在身邊沒有任何經驗。”

“作為唐朝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擔心他控制不好國家大事,畢竟“國賴長君”。”

“於是唐太宗又想到了換儲,而當時的李恪是唯一合適的人選,因為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王子都不是很成器。不是因為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世民這時候除了李恪別無他選。

“這真的是寵愛嗎?為什麼晚年了還要往李恪身上加把火呢?還要在提一次立儲之事,他有那個上位的可能性嗎?還多次提醒大臣們李恪“英果類我”這句話!”

咸陽宮,

“扶蘇,和李斯學了這麼長時間了,你看出什麼問題了嗎?”嬴政對著在看竹簡的扶蘇問道。

扶蘇反覆琢磨張姑娘這幾句反問,突然扶蘇瞪大了雙眼,“唐太宗這是要讓長孫無忌除掉李恪!”扶蘇對自己的想法驚住了。

他不可置信自己的想法,看向了父皇,父皇對他點了點頭,居然露出滿意的結果。

嬴政又問道:“說說你怎麼看出來的?”

“張姑娘不是反覆提了好幾次長孫無忌的勢力大嗎,而且李恪一點可能都沒有,為什麼要再次提起一次,刺激長孫無忌,這不是更讓長孫無忌容不下李恪嗎?我就是在這最後一句話看出來的。”扶蘇說完再次看向了自己的父皇,想要知道自己的猜測對不對。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