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李恪(二) (1 / 2)

“但此事他卻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只是將此事怪罪於輔佐李恪的長史身上,從這點也足以看出李世民對這位皇子的疼愛與重視,這也是他有望登上太子之位的重要基礎。”

“在唐太宗的諸多兒子當中,這件事李恪是受寵的,但又不是最受寵的。”

“貞觀五年到貞觀八年,李恪先後被任命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都督齊淄青莒萊密七州諸軍事齊州刺史、益州大都督,開了親王或宰相遙領都督的先例。”

“他在赴任齊州都督之前,與太宗一起吃了一頓久違的家常便飯,兩人當時說說笑笑確實高興,可是事後,等李恪走了以後,李世民的想法就變了。”

“唐太宗就向房玄齡等大臣傾訴內心的不安,他說他想要多多和自己的兒子相處,但是又怕他對他們太親近,讓他們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明明只是吃了一頓飯,唐太宗就如此擔心李恪會有爭奪太子之位的心,對李恪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因為太宗對四皇子李泰的態度截然相反,他寵李泰可是沒有底線的。”

“按照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該去封地,不得長駐京城,但唐太宗偏愛李泰,特許李泰留在長安。”

“唐太宗還經常大肆賞賜李泰財物和珍貴書畫,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臣子勸諫李世民,李世民也只是取消了太子的開支限制,並沒有削減李泰的開支,等於是變相地維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銷。”

“看看,照唐太宗對待李泰的方式,李泰不滋生出爭奪皇位之心才是怪事好吧!反觀李恪,僅僅是因為一頓稍顯親近的家常便飯,便招來太宗的懷疑,實在是冤枉!”

李信:照這麼說,這也沒一碗水端平啊!

曹操:是我,我也得膨脹,堂堂的皇帝怎麼就分不清主次呢!

孝莊:按寵愛排的話,應該是李泰、李承乾、李治、李恪,可憐的孩子!

秦始皇:李世民對於李恪也確實有寵愛,但是不多,就看後面李恪慘死這是怎麼回事了?聽這意思還和李世民有關吧。

朱棣:關係大著呢!

“或許是李世民的不安吧,在李恪赴任的時候,李世民給了一本《誡子書》。”

“或許是這封《誡子書》的作用,李恪學會自我剋制,此後未再見李恪因其他過錯被罷官免職,不僅如此,李恪敬畏權萬紀的剛直而善納其言,連太宗都嘖嘖稱奇。”

“李恪不僅治理能力突出,就連打仗方面也是一樣,有一次唐代與突厥的對戰中,吳王李恪竟單槍匹馬將突厥的很大一部分騎兵逼退,他因此在這場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李世民眾多的兒子當中,李恪才是最像他父親的。因此不僅李世民本人對李恪寄予厚望,連後世都是對他極高的評價。”

“在這一片祥和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就是李承乾的謀反,和立儲之事。”

“大家知道我剛才講過的,在李承乾還沒謀反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精神問題了,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仗著自己的太子之位,胡作非為,毫無進取之心。”

“這時,李世民看到如此光景,便心生了易儲的想法,畢竟作為一個合格的太子,不僅要有憂國憂民的情懷,還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想法和英武果斷的做事風格,如果將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交到這樣一個人手裡,最終只會加速朝代滅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