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後世,女子可以當兵了,也可以為國爭光,不過當兵的條件也篩選出了大部分人,種花國女子不輸於男兒,她們也想讓自己像花木蘭一樣,上陣殺敵。”
“花木蘭對於我們後世的影響還有一種,就是教學,在我的國家,所有百姓都會受到九年的義務教育,而這教育之中,關於花木蘭的一首詞,在廣為流傳,就算七八歲的兒童都會念上兩句——《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發放獎勵一千斤紅薯,一套金甲鐵騎,三顆益壽丹,一顆固體丹,一份孫子兵法。”
解甲歸田的花木蘭,收到這份獎勵喜出望外,一套白銀戰袍,一杆鐵槍,一匹寶馬,只這一份獎勵就不一般,可惜她已經不在戰場了,不過她會送給國家和這糧食和兵法,在看向旁邊的兩個小瓷瓶,花木蘭激動的落淚,她父親一直臥病在床,母親眼睛也看不清了,有了這些至少她父母有救了。
花木蘭:謝謝張姑娘!
乾隆:三個益壽丹啊!太羨慕了,張姑娘,怎麼就沒有我清朝上榜的呢!
劉邦:我漢朝也想問!
……
李白:你們就沒看到一個問題嗎?九年義務教育?還所有百姓都能上?這得多少錢啊!
秦始皇:我也看到了,張姑娘這九年義務教育是什麼情況,上九年的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