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可能涉及到原藍國領土及權益的瓜分,帝國和聯邦都不會同意自己的世仇獲得飛地,不太可能將主權延伸到KT星團,培植代理人或者是不錯的選項。
具體是哪種如何外界暫不可得,除了靠猜也只能依靠在各方高層中流傳的小道訊息判斷。
話說回來,若不是流亡者與西線指揮部的談判一直沒有結果,帝國和聯邦早就該藉著一類偵查艦投入戰場的機會對原藍國領土進行一次清洗了。
現在嘛,蟲群或許又在不知不覺中佔到上風了。
潘文是跨越過紀元的老牌覺醒者,在雙子星傳奇紀元裡又是極擅長潛行與暗殺的大BOSS,對魔王軍有過較近距離的觀察,說不定比玩家還更瞭解魔王。在他的感覺中,本紀元的魔王有點怪。
蟲群有著極強的增殖能力,或許還有感染/寄生人類的力量,但在太空環境下的戰爭中,這些很難為他們帶來即時優勢。攻擊手段的劣勢迫使蟲群不得不使用蟲海戰術作戰,可蟲海形成的相對密度質量能被偵測卻削弱了蟲群在潛行方面的優勢。
想一想蟲群在最終階段可能還要面對反物質武器的打擊,而現在蟲子沒有能力對抗那種打擊,能猜出蟲群到現在根本沒有展現出能贏下整個戰爭的關鍵籌碼!
那個籌碼會是什麼呢?魔王沒有進化到最終形態?還是缺了什麼東西?
或者更陰謀論一點,芙羅琳生物機甲的原型生物也是個魔王?好吧,從時間點看,芙羅琳生物機甲早在紀元起始點前就有,跟魔王應該扯不上關係。
現在沒人能給出答案,不過以蟲群的增殖速率判斷,排除掉大當量反物質武器這種同歸於盡的手段,蟲子積累的實力已經有力一搏了,它們沒有再次壓縮戰爭緩衝區,肯定在搞陰謀。
在這種判斷下,東線指揮部有必要儘快結束內部爭鬥。
潘文對東線指揮部沒有任何影響力,所以他能做的,是從側面推進東線指揮部分裂成為既成事實,既大部分維持原狀,剩下的被納入中樞聯盟管理。
剛剛好,D21開發公司的關係戶,和中樞聯盟的各成員國完全重疊,從這個方面做工作是個不錯的角度。
但是想到卡瑞達最近碰到的麻煩,潘文知道想全面動用D21公司的資源只怕有點難,於是順帶叫了兩批人跟多麗絲一起去。
藉助參謀總長的職位,潘文清楚明白的知道民團陣線中各公司、財團的發展方向、實力及勢力範圍,從中篩選出兩家實力因KT星團淪陷受損嚴重,有一定儲備力量,並且與D21公司沒有業務重疊的公司去談合作事宜。
民團陣線中對潘文一直比較支援和信任的納爾財團就是其中之一。
納爾財團託潘文的福,藉助前次在K23剿滅海盜的機會,提前開始做資產撤退撿回大半條命,可是在失去產業基礎後,撿回的資產、人員也有部分成了負擔,急需在MR星團進行產業擴張,不過隨著大量難民撤到MR星團,開闢新產業基本等同於增加虧損。被潘文點名,看到可能在K11之外設立新的賺錢產業,理所當然的發揮商人效率應聲同意。另一個公司水玉建商情況也差不多,只是實力要弱於納爾財團,對了,該公司是做太空水資源建設的,在K11這樣缺乏水源行星的地區是很重要的型別,在K11之外他們則主要經營小行星工業開發建設等工作。
潘文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納爾財團、水玉建商都是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如果能和D21開發公司達成合作,在MR251獲得更低成本的補給,就能在未來藉助MR252以外地區的開發為D21開發公司帶來更多的擴充套件影響力和產業的機會。
這種與老牌跨國公司的長期合作會促使D21開發公司的股權估價飆升很多,假如完成交叉持股,估價會更離譜。吉耶梅特子爵以現在的股權估值都無法影響到潘文和卡瑞達以外全部的股東,估值跳躍式增殖後更不可能完成蛇吞象的吞併。
只要兩個公司到D21公司本部鋼殼港表達意向,即使卡瑞達還沒回去,她的秘書官阿黛勒也不可能拒絕他的連帶要求。
更重要的是,潘文希望D21公司促成中樞聯盟吸收東線指揮部部分力量的要求,根本就是中樞聯盟現階段急需的。畢竟剛剛整合的中樞聯盟在後方有可能被蟲群突破的情況下,沒有多餘的力量參與人蟲戰爭以擴充套件影響力與展示形象,造船廠的訂單早就被民間及僱傭軍擠滿了,按流程完成新軍統一換裝起碼都得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