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九十八章 流竄艦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 流竄艦隊? (2 / 2)

什麼勢力需要搶人口?

問題提出來,結果就離水面不遠了。

K41K42及後續地區因為蟲子的襲擊,聚集了至少兩百億規模的人口,而面對K42擁有蓋亞行星和複數類地行星的事實,兩百億人口根本掀不起什麼浪花,看似是擁有掠奪人口動機的。

可惜各方情報分析團隊第一個排除的就是K41K42的新勢力。

事發區域就不對,再傻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選擇橫跨整個蟲群佔領區跑來這頭掠奪人口,那些一站抵達的星系而沒有完成全民撤退的地方就是更好的選擇。更極端一點,K41K42勢力是發展銀行領導的,他們不是毫無準備的湧進去的,所以肯定保留了足夠的技術儲備,依託K42極為優良的環境,直接違反星際公約,大規模使用基因人造人幾乎是零成本,畢竟星際法庭也沒辦法跨過整個蟲群控制區去“聲討”,最多利用跨星系通訊抗議一番。

不是K41K42的新勢力,那麼是新海盜組織?

一個海盜組織的擴大的確需要人口,原賽格伊斯平均人口就超過兩千萬,有基數的人口加上覆雜的難以進攻的地形,才使得他們差點就發展出國家概念,當然實際上賽格伊斯存在的時候,MR243245地區有不少小國都直接將其當成國家對待。

新海盜組織是個更靠譜的猜測,然而還有個條件是無法滿足的,那就是易守難攻的地形。沒有一個處在易守難攻地點的基地,就不存在掠奪人口的需求。

縱觀整個人類社會現有的地盤,只有五個星系符合要求,再試試排除法。

其中兩個分處加布裡聯邦和伊斯帝國境內深處,這裡也的確有海盜,不過海盜想穿過整個帝國或聯邦的國境,根本就是天方夜譚,除非走冰區。從冰區越境,兩百艘戰艦的跳躍成本,每一站路消耗的能源就上萬星幣,即便有部分搭載了高效能艦載聚變裝置,也縮減不了太多,想穿過上百光年距離,那無法確定的跳躍次數更是雪上加霜,有這個錢完全可以找灰色商人買人口或早期基因技術了。

剩下的三個點都是耳熟能詳的地區,MR241、242和K14。

K14,最接近流竄叛軍艦隊活動範圍,可能性卻最小。恆星點燃會在短短十多年裡改變K14的塵埃環境,進入天體初步形成期,這種時期在K14建設任何固定設施都是自取滅亡。就算是星際聯合銀行這個人類社會最龐大的財經組織,也只打算趁蟲群打來之前撈最後一票,在最近加大了星晶塵埃開採力度,連已經被破壞,但還有希望修復成L2設施的超級工程都不打算管了。

MR242,死亡之海的所在地,賽格伊斯死在這裡,會不會有下個接班人?答案是不會。原因還得歸功於蟲群,蟲群的威脅導致短短的十來周裡,各商業集團的安保力量都有了明顯增長,他們不一定是買的新船,有的只是啟用庫存而已。不管怎樣,這種外部環境遠比賽格伊斯初建的時候惡劣太多,在此建立新海盜集團的成本至少十倍於過去,一旦出了問題估計也逃不過又一次被滅,如此一來還不如當零散海盜來的悠閒。

MR241反而是可能最大的區域,曾經賽格伊斯重金打造的移動星基至今下落不明,帝國和聯邦也沒釋出捕獲或摧毀的相關資訊。假設該移動星基還存在且還在海盜手裡,在帝國和聯邦的管理區裡混久了,哪怕有足夠複雜的環境遮掩,時不時的消耗似乎真的有可能形成人口需求。重要的是以移動星基為依託,這幫貨的確有條件攥出一堆流寇,並且前往作案區域的路徑,也就MR243、K11、K14幾個中立區,K11是前線沒錯,可最近移民太多,沒有條件每個船隊都檢查,那幫貨做完案回去也能用化整為零的方式,主要針對蟲群而不是移民和貿易的檢查體系根本沒用。

潘文從業主情報線路獲得訊息後,沒有過多的猶豫,直接派遣已經成長為BOSS的肖春,和她的座艦H1米沙勒級天使長號,代替他去MR243的幼雛號物資集散中心。

肖春和天使長號的團隊會以第一次返廠維護的名義獲得泰坦重工的側面幫助,然而在幼雛號她們沒有打探到任何關於流竄叛軍艦隊的訊息。按指令接下來會借潘文的名義,在幼雛號上僱傭兩艘曾經在賽格伊斯服役過的船去流竄艦隊作案區實行B計劃。

動用B計劃的話,整個過程需要長達120小時甚至更多才能得到反饋結果。假如結果證明流竄艦隊根本不是來自移動星基的海盜,那就非常頭疼了,因為會錯過120小時。

為了不讓任性導致發生什麼不可逆轉的失誤,潘文確認幼雛號上的打探沒有結果後,立刻聯絡D21開發公司駐K11辦公室,開始做前期的人員調配。

120小時的計劃,潘文最終等了48小時就忍不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